◎陈小玮
大熊猫有“活化石”与“中国国宝”之称,其栖息地支离破碎、呈孤岛分布,严重危及到大熊猫的繁衍与生存。设立以保护单一物种为核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力图在孤岛间建立起廊道,使不同种群发生联系,以破解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大熊猫种群隔离程度加剧的困局。
▲2018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10月12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宣布了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其中之一。大熊猫国家公园最终确定涉及面积21978平方公里,跨川陕甘三省,将6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为一体。
被误读的“大猫熊”
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八百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八百万年前,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曾经是食肉动物,在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双重压力之下,现在变为以竹为主的“素食”者。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ArmandDavid),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在当地猎人的帮助下,神父于4月1日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神父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他将其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luropodamelanoleuca(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它的标牌采用的是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误将“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2015年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至67处。
▲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
1992年,中国国家计委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为期十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工程的实施在本地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规划从1992年到2002年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1998年,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撤销或转产国有森工企业,这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2001年12月,作为全国性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再次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列为重点保护物种继续给予重点保护。
中国大熊猫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由中央、省、市(州)、县和自然保护区五级管理机构组成。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各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有大熊猫分布的16个市和45个县,都已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
在大熊猫圈养种群取得实质性发展后,中国政府适时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工作。
2003年7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圈养条件繁育的大熊猫“祥祥”,放入人工控制的自然环境,进行为其三年的野化培训,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
2005年8月,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将在都江堰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入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利用定期自动脱落的GPS颈圈,对其进行跟踪定位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熊猫野外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了解救护大熊猫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情况,为圈养个体放归打基础。
2006年4月,经过三年培训的大熊猫“祥祥”正式放入卧龙保护区纯野生环境,检验三年培训的结果,实行“以训代放”,这是中国首次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有计划地放入野生环境,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的转变。
三年试点
历史上,我国云南、湖南、湖北、贵州、江西、浙江等17个省(区、市)均有过大熊猫的自然分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熊猫种群分布范围骤减,大部分地区的大熊猫已经灭绝。由于人类的活动,大熊猫的生存境况遭到了破坏,导致其栖息地面积缩减,栖息环境呈孤岛状,致使种群分割,而近亲繁殖,又导致物种退化。1000只左右的大熊猫,分为30多个小种群,除四川卧龙之外,每个种群不足50只,有的仅有10余只。支离破碎的栖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状态,对大熊猫的繁殖与抵抗自然灾害都十分不利。
据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一百四十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八分之一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2016年4月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整合设立国家公园。8月,三省联合上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201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将大熊猫野生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都划入国家公园,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
中央要求,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世界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世界生态教育展示样板区,真正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一场由国家主导,关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最高级别的保护就此拉开序幕。这是我国首次以保护单一物种为核心在其主要栖息地整合设立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纵横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秦岭山系,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区域。为让大熊猫在一片完整、连续和更为广阔的区域永续繁衍,试点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打破行政区划,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纵横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五大山系,覆盖大部分野生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同时,将82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为一体,以破解人为因素导致的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以及大熊猫种群隔离程度加剧的难题。
试点区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分布在12个市(州)30个县(市、区)152个乡镇,试点区常住人口12.08万人。核心保护区面积201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22%,一般控制区面积6994平方公里,占25.78%。试点区内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82个,占试点区总面积的78.67%;试点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056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0.08%;有野生大熊猫1631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87.50%。试点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
三年试点期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组建统一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公园、资源监督、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三位一体的职责定位,调整了国家林草局驻成都员办内设机构。完成3个省管理局、14个管理分局组建工作,整合了82个自然保护地,重新划定管护区域,实现了全覆盖和无缝衔接。
二、构建高效运行机制。出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职能职责》,编制了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责任清单、行政权力清单,理清了公园管理机构之间,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管理边界、责任边界。成立了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优化管理决策。研究制定了19项管理制度,建立了比较高效的运行机制。
三、建设统一的规划体系。成立了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定了规划管理办法,加强各类规划管理。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试行)〉的通知》,指导各级管理机构贯彻落实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完成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系统建设等3个专项规划,正在推进空间利用、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大熊猫小种群复壮等7个规划和方案的编制。
四、探索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新机制。出台了7项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编制了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建立了自然与人文地理基础数据库。积极协助开展确权登记,协调地方政府调处产权纠纷。
五、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以分局为单位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共管理事会,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协调沟通平台。指导三省管理局编制社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引导产业发展。优先授予原住民特许经营权,鼓励规范原住民利用现有生产生活设施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
同时,试点以来投入资金45.8亿元,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实现了大熊猫种群的稳定繁衍,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
国家公园是最优质的自然资源,但过去“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在混杂的多头管理模式下,由谁来行使全民所有权成为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不同的保护机构,从国家级直到县级,其标准不同、目标不同,且存在相互重叠、交叉管理的问题。《试点方案》出台后,实现了一个机构、一块牌子、一种标准。
科学研究更上一层。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瞄准保护宏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等前沿科学开展基础研究,为500多只大熊猫建立DNA档案,建立大相岭、小相岭、龙溪虹口等大熊猫野放基地。
试点以来,通过协同保护其它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在野外巡护中已发现其他同域珍稀动物1600余次。
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积极打造熊猫特色小镇、公园入口社区,适度发展特许经营、大熊猫友好型产业,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陕西片区完成试点
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种群,具有独特的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史。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秦岭大熊猫与四川、甘肃的大熊猫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被命名为大熊猫秦岭亚种。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距今五万至一万两千年以前,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发生了地理上的隔离,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形态上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有明显差异。秦岭大熊猫个体略大,脸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的头骨、较大的牙齿,四川大熊猫,脸长,更像熊;在皮毛颜色上,两者也有不少差别。
秦岭大熊猫被人所认知晚于四川大熊猫一个世纪。
1958-1959年,西北大学实习队曾在宁陕、佛坪两县发现大熊猫在雪地留下的脚印、窝迹,以及取食竹子的痕迹,也采集到大熊猫粪便。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并引发一系列后续动作。
1959年,陕西省农林厅组织农林牧工作大队调査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在洋县东北部发现有大熊猫出没。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实习队在汉中市佛坪县三官庙、岳坝两地收集到大熊猫皮及不完整的头骨标本。
1963-1964年,陕西省生物资源考察队在汉中市洋县茅坪也得到大熊猫皮,并证实相邻的太白县也有大熊猫分布。
1964年,郑光美发表了关于秦岭大熊猫的重要学术论文,在秦岭中生活了数百万年的大熊猫才慢慢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1973年,张纪叔等人在佛坪县龙潭子、三官庙、大古坪、大城壕、小南坪等地收集到大熊猫皮8张、头骨2具,进一步证实秦岭是大熊猫的集中分布区。
1974年,史东仇等人进行大熊猫生态学调查时,再次获得大熊猫标本。同年,陕西省生物资源考察队对佛坪、洋县、周至、宁陕、太白五县大熊猫、羚牛和金丝猴的数量进行调査,进一步确定佛坪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
1976年,陕西有关部门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建立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佛坪自然保护区。
1979年5月,长青林业局所属的岳坝、大古坪林场被划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国家林业部领导。随后,周至自然保护区成立,与佛坪自然保护区相毗邻。
1994年,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长青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区。
一度有学者认为,大熊猫濒临灭绝,一个重要原因是繁殖能力不足。据调査资料表明,1988年,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是109只;1999年达到273只;2013年又增加为345只,这说明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完全可以支持种群稳定的需要,也完全可以满足种群扩张的需要。2007年,向定乾等人在长青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一组5只大熊猫争偶打斗的场景。雌性大熊猫在树上观战,并等待胜利者爬上树来完成交配。这一发现一定程度上说明秦岭大熊猫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种群。只要不人为破坏其栖息地,大熊猫是不会灭绝的。
在国家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之前,陕西省在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先后建立了16个保护区,其中有12个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2025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56.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年来,秦岭北麓的大熊猫兴隆岭种群栖息地北扩2公里;最东边的大熊猫平河梁种群栖息地东扩3公里,已跨入镇安县境内。
2018年1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挂牌成立。2019年9月,印发《陕西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同年1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挂牌成立。
▲2021年初,大熊猫国家公园新春科普宣传活动在成都举办。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2020年5月底前,已完成数据整理、工作底图制作、单元预划分、发布通告、地籍调查等内外业的调查核实、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2021年3月,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0年陕西国土绿化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据《公报》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体制试点完成,并上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体制试点自评报告》。
科研的力量
四川试点片区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36%,区内有1205只野生大熊猫,涉及7个市(州)20个县(市、区)119个乡镇,涵盖各类自然保护地66个。
10月27日是国际熊猫日,来自四川省林草局的消息,截至目前,四川拥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圈养大熊猫548只,共计1935只。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曾进行了两次野生大熊猫调查工作。
第一次是1974年4月至7月,调查队根据大熊猫新鲜粪便的位置和分布,统计出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总数为145只。1985年至1988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对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结果为:72±16只。
导致大熊猫数量减少的主因是,198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上世纪80年代,一首流行歌曲《熊猫咪咪》,围绕大熊猫的餐食掀起一股保护大熊猫的热潮。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中心),该中心围绕大熊猫的行为、生态、饲养、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内分泌、遗传、疾病防治、人工复壮、种群监测等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就。
中心研究人员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攻克了圈养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的三大世界性难题,实现种群数量的突破。
随后,中心又向大熊猫野化放归和野外引种等难题发起冲击,目标指向实现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复壮。
2012年10月11日,2岁2个月大的大熊猫“淘淘”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中走出笼门,慢慢消失在四川省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的一片青翠的竹林中。经过持续两年追踪的监测数据表明,“淘淘”活动区域逐步扩大,最后稳定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长坪子区域,活动范围达30平方公里。
2013年至2015年,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每年放归一只。2016年至2018年,每年实现两只同时放归。截至2020年12月,中心已野化培训放归11只大熊猫,成功在野外存活9只。
在野化培训放归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心为了解决圈养大熊猫近亲繁殖等问题,开始了大熊猫野外引种。
大熊猫“草草”通过3次野外引种,成功产下三胎5仔。此外,参与野外引种的大熊猫“乔乔”,也在天台山野化培训场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
目前,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种群突破300只,占全世界圈养种群50%以上。在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复壮实践中,我国现有圈养大熊猫逾600只,野生大熊猫超过1860只。
栖息环境明显改善。据监测数据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大熊猫栖息地面积逐步扩大。各地开展的大熊猫野生种群及栖息地动态监测,逐步构建大熊猫种群监测评估体系,建立起大熊猫种群遗传档案数据库。加强栖息地廊道建设,完成廊道植被恢复68平方公里,将碎片化的栖息地串联成片,修复大熊猫栖息地,对公园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进行全面保护。
自然教育
2020年7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公布了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名单,位于甘肃平武县的王朗自然保护区(下简称王朗保护区)位列于6个自然教育基地之中。
平武的野生大熊猫数量达335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1035平方公里,是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栖息地面积最大的县,有着“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美誉。王朗保护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平武境内4个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
王朗保护区建于1965年,是中国保护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以原始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名扬中外。1997年以来,王朗保护区相继开展了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2011年,保护区在森林自然教育领域率先尝试,编制了《自然教育规划》,明确了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下的保护地自然教育示范中心的目标和工作步骤。
2013年,山水自然学堂成立,开始摸索和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
2015年开始,保护区主要开展了四种具有王朗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动,包括:科学志愿者活动、国际研学班、自然体验以及环保企业。
2018年,王朗保护区开始立足本土,针对当地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我为家乡而自豪”本土公益自然教育课程,免费为平武县中小学生提供自然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发当地群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提高当地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王朗保护区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开发出了包括科学志愿者、中小学生自然体验、国际研学班等系列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平均每年开展十多批次自然教育活动,累计接待国内外自然教育体验者1000余人。
▲2021年10月23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野外巡护体验活动在彭州片区举行。
未来,王朗自然教育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如何针对本地社区发展出本土化的自然教育;如何从孵化平台过渡至全方位的自然教育基地;如何发展出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王朗特色的自然教育等。
过渡期的完善
10月公布的“正式版”大熊猫国家公园,与2017年出台的《试点方案》比,地域范围上有所调整,由试点的27134平方公里缩减为21978平方公里,减少了5156平方公里,其中,陕西片区缩小了4386平方公里,留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只有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按照国家林草局工作部署安排,四川省林草局正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印发工作。同时,正研究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过渡期间管理办法,同步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待按程序审批后印发实施。
目前更具体的工作是,清退公园区域内的矿山和水电站。据统计,大熊猫国家公园内,201座矿山、244个水电站,绝大部分都在四川境内,按规划要求三年后都要退出。
国家公园内的耕地、林场,近期通过租赁和流转的方式进行置换;终极目标是将区域内的林地和耕地所有权转给国家公园,实现统一管理。
公众更关心的是,国家公园具有什么游览功能。据了解,核心保护区原则上只对科学研究、考察、监测等活动开放,在一般控制区则会划出一定范围向公众开放,通过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科学研究等方式,让广大民众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大熊猫国家公园虽已正式设立,但《国家公园法》及省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处于体制试点向正式设立后规范管理的过渡期。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通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大熊猫国家公园过渡期间的保护和管理,维护大熊猫栖息地的原真性、完整性,促进野生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