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的西藏文化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CXW02)
◎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新文科理念的西藏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项目编号:JG2023-40)
◎西藏高校人文社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西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21-06)
化睿云
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活力,彰显“体验经济”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沉浸式”文旅深刻演进了西藏当地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可克服复杂且恶劣自然地理条件的束缚,幻化出对西藏地域空间和文化精神的向往,从而拓展西藏文旅融合的多模态延伸,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促进西藏沉浸式文旅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字化技术逐渐嵌入文旅产业的大趋势下,沉浸式文旅新业态迅速崛起。从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沉浸式新业态在逐渐推动文化要素的嵌入式移植与转化,支持文化旅游与文物等单位运用文化资源全面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应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加强公共空间、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等文化空间的“沉浸式”与“互动式”体验服务。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中强调,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在线与在场结合的文化新体验。在国家发布的系列政策与战略指导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与各地数字化服务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现象级与沉浸式的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
2024年3月29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强调,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深入数字文化旅游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智慧剧场等数字化项目建设与平台建设,推动全区智慧旅游建设。数字文化旅游工程使西藏文旅体验开始具有不断迭代与流变的时代属性,数字文旅的沉浸式新业态发展也在逐步打破时空与文化边界,通过体验形式的改变,实现文化共享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基于此,从文旅数字化的视角出发探讨西藏沉浸式文旅融合新业态,对于促进西藏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升级西藏文化旅游新业态与文化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文旅与“沉浸式”新业态的缘起与特征
(一)“心流体验”奠定沉浸式文旅的理论基础
数字化背景下“沉浸式”文旅兴起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最早可追溯到“心流”概念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由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教授,提出“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理论,米哈里教授对心流理论的讨论,以“幸福”为其理论起点,在《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中形容个体内心从无序走向有序,精力全部投注在某件事情或某种活动当中时,可以在精神上获得极大愉悦感与充实感,从而沉浸在物我两忘的状态,从而得到幸福感的提升。[1]“心流”理论重点强调个体感官沉浸与心理沉浸的融合。美国博物馆学家斯蒂芬·比特古德(Stephen Bitgood)认为“心流”体验是一种个体主动达成的心理现状,而在文旅体验过程中,人对周围环境会呈现出一种被动的反应。[2]因此,他将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沉浸式体验归结为九要素:物理空间维度与空间包围感的利用、环境反馈、多感官刺激、权威性或客观真实性、使用“实时”或“戏剧性时间”、社会参与、心理意象、艺术形象、灯光效果。从以上要素中可以看出,各种沉浸要素的叠加与组合对于个体受众的沉浸体验效果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同时展陈与环境所具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构建沉浸要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因此在诸多要素中厘清数字文旅的沉浸式体验机制与数字技术的不同特质,研究如何激活人的被动反映和主观带入性的“心流”体验,为沉浸式文旅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体验经济”夯实沉浸式文旅的产业基础
目前国内国外有关“心流”体验的研究开始出现产业转向,从最主要的个体研究中追求最佳体验感的主动性,转向为产业对游客沉浸感的氛围营造研究。当前我国一系列学者对虚实共生、智能互动、场景营造围绕产业层面进行多维度探讨,分析经济增长的追求与支撑,研究视角逐渐切入“体验经济”兴起的底层逻辑。通过现实场景中“体验经济”带动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表征,从而放大我国起步晚,但优势强劲的“声量”。2023年4月中关村中恒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布《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年度)》报告,此报告是国内关于沉浸式新业态发展的综述。阐述全球经济形态从“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型与流变。[3]从形态特征入手,重点阐述了所具备的文化和科技高度融合、知识与技术密集、模式创新与网红效应以及附加值高等特征。提出“‘体验经济’的核心为‘沉浸式体验’,是以文化创意为主导、以信息技术集成为支撑,通过虚实结合空间创意和智能互动的业态创新,构建沉浸式互动叙事的体验场景,多方位、全角度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进入沉浸的互动叙事环境中,建立和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代入感和共情感,形成极强趣味性和感官震撼”。从报告内容中可以反映出“体验经济”的经济增长带动性,通过文化创意与技艺的迭代融合,是夯实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基础。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下沉浸式文旅产业的特征与机制
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的介入使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场景不再是静观的景观对象,而是继承VR/AR/MR、3D全息、多通道投影、LDT、多模态智能交互等大量的前沿科技成果,用既定体验的标准,突出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的感官式沉浸的特征。同时,沉浸式文旅产业的消费主体也正在转向个性化体验以及自我价值认同的“Z世代”群体(具体指1995年至2009年之间出生者),时尚、文化、社交、体验化等方面的需求,以密室产业和剧本杀产业为主的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规模增长空间巨大。创新迭代、层出不穷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与故事性驱动,构建了“Z世代”故事式沉浸体验消费的群体特征。此外,随着文化旅游向“体验经济”的转型,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城市公共空间活化、夜间经济、城市会客厅、老工厂利用、城中村改造,传统景区提升和产业升级中的文旅演艺、展演融合、文旅特色小镇、夜间经济、网红景区打造以及乡村振兴中的村落转型升级和民宿游等,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以想象式沉浸体验为核心的新业态、新模式,彰显出推动我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与消费升级的强大引擎。
西藏数字文旅沉浸式业态的发展现状
数字文旅深刻演进了西藏在地文化的意义表达,可克服复杂且恶劣自然地理条件的束缚,幻化出对西藏地域空间和精神与气质的向往,从而加速对西藏文化和数字化融合的产业发展。沉浸式业态在西藏高原的蓬勃兴起,进一步为本土景观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及对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数字化对文旅景象、形象、文化的凝练与改造,从而引发沉浸式“心流”体验的活跃度跃升与新兴文旅领域的转型升级。西藏在文旅融合实践中,把高质量发展放在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的大局中,从编好“大规划”、建好“大景区”、推好“大项目”、做好“大服务”、搞好“大营销”中释放出对沉浸式文旅发展的巨大潜力,并赋予了其新业态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沉浸式展陈释放西藏文旅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西藏文旅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守护西藏历史文脉与民族文化精粹,不断探索和研究西藏民族文化与发展时尚的融合,推动数字文旅走深走实,在西藏各大博物馆建设与沉浸式体验中成果凸显,同时也渐成风尚。据2024年3月31日西藏全区文物局局长会议传出的信息,2023年,西藏博物馆体系愈加健全,全区43个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年参观人数达200万人次。全国6565家博物馆备案名录中西藏自治区占有13家。例如,坐落在拉萨的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涵盖古今,主要有印信封诰、古籍文献、瓷器玉器、唐卡造像、牙雕漆器等类别藏品,其中珍贵文物达4万余件套。[4]展陈“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和“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充分展示西藏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与文化面貌,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提供了脱域化、具象化、情境化的经历,引导其在具身性的历史情境与民族文化情境中探索、参与、互动,提升文化认同。西藏自然科技博物馆,诠释生态复兴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人文科学范畴,将常识性的自然科学与西藏自然人文相结合,形成地球之巅、神奇山水、生命的奇迹、生态屏障五大板块,以全景式、体验式的展示方式为主导,用搭建的模拟实景与虚拟的三维技术无缝对接,借助4D技术以多层次、多科学、全方位来架构藏历探微,藏医解密、藏地智慧、天路之旅、科技乐园的沉浸式展陈系统。在西藏其他博物馆中,如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都有效跳脱科技“炫技”的窘境,构建了有效的沉浸体验与展陈融合模式。但数字化的创意活化在西藏整体的博物馆应用中略显不足,对藏民族文化遗产的活态演绎较少,在沉浸式体验中,智慧导览、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应用稀缺,需要以驱动参观者的“心流”体验,满足参观者的痛点为基准,加强展陈和沉浸式体验设计,借助科技创新助推西藏文博系统与数字文旅沉浸式业态创新升级。
(二) 沉浸式演艺塑造西藏文旅融合新场景
西藏文旅产业在发展中一直坚持资源是根、特色是本、文化是灵魂、市场是导向的原则。在西藏文旅产业井喷式发展中,演艺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早期的舞台歌舞演出到史诗实景演出,现已进入旅游沉浸体验演出的新场景。以域上和美集团和拉萨市布达拉文旅集团斥资打造的藏文化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为例,自2013年开演以来,累计演出已突破2000场,接待游客已超3000万人次。演出以情景、音乐、色彩、艺术唯美的舞台盛景,到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文化IP,是西藏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的活态博物馆。[5]《文成公主》不仅致力于实景演出在科技带动下的提档升级,也紧随文旅市场趋势热点,着力于街区场景氛围的营造配套,推出常态的公主游园、千人锅庄、藏戏快闪、现场直播等文旅新场景,聚集了多元化的文旅业态,形成“看剧+餐饮、文创、民宿、手工”等完整的沉浸式旅游体验和直播的线上体验。同时,西藏文旅也逐渐将视角从“风景”转向“场景”,并倾注较大资源。在成熟的演出文化沉浸式体验之外,音乐节、文化节的场景活动正在成为西藏聚流人气的主场景。例如,2023年,拉萨举办了喜马拉雅音乐节和民间文化节“圣山林卡”,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并在直播中收获大量粉丝。总体来说,西藏沉浸式演艺表现良好,但在“大场景”建设中还需关注文旅行业的主流客群变化,关注追求个性、重视体验消费“Z世代”青年群体的数字化体验需求,以沉浸式直播、3D裸眼体验、结合VR、AR的角色扮演、剧情探索等与多元产业融合,共同塑造数字文旅新场景。
(三)沉浸式街区拓宽西藏文旅新边界
西藏自治区精心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搭建消费场景、提升改造基础设施、不断丰富业态种类,通过沉浸式旅游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围绕西藏《2024年促进消费若干措施》《中共拉萨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拉萨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以“沉浸式+互动式”“吃、行、游、购、娱”等相结合的线下模式和打卡、直播、线上购物等形态的线上模式,努力营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消费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在搞好“大营销”推好“大项目”中,完成了首个沉浸式主题商业街区项目。位于拉萨柳梧大桥西侧的拉萨印沉浸式街区以其场景化、艺术化、社交化、互动化、数字化、体验化的发展特点,成为西藏文旅新亮点。同时,拉萨“中华美食·西藏味道”美食街开街,全力构建集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为一体的夜间经济发展体系;[6]还有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时代广场,打造以上世纪90年代老电影为主题的“上谷之夜·老电影”主题的复古潮流沉浸式夜市;以及拉萨市城关区藏游坛城街区配合声光电光影秀、花车巡游开启沉浸式夜间文艺演出等多种夜游休闲业态,获得“拉萨市夜间经济示范区”等企业称号。西藏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兴商、文旅商体联动”总体思路,对综合环境、数字化虚拟场景、沉浸式空间布局等经济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构建新藏式、数字化、沉浸式一体化的发展体系,努力激发消费者对沉浸式街区的全方位兴趣。但从西藏的空间分布和文旅融合发展的业态构成来看,可待发掘的数字文旅版图还有待进行多模态激活,形成新的沉浸式文旅叙事,如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古村落、传统节日等资源的数字化传播与数字化体验,可以强化游客在西藏旅游中的具身实践,从而实现参与式的文化运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消费需求,以此来拓宽西藏文旅沉浸式旅游体验的新边界。
西藏文旅沉浸式新业态发展的优化策略
在文旅融合方面积极推动政策创新,鼓励各类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段,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藏丰富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为数字文旅沉浸式业态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体验形式。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群体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关注群体需求变化,催生西藏沉浸式文旅融合的多模态延伸,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文旅体验。应用耦合机制促进文旅产业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西藏沉浸式文旅的品质与核心竞争力,通过数字化、多模态延伸和耦合机制的应用,西藏文旅沉浸式业态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数字化推动西藏文博事业与数字文旅沉浸式业态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由于西藏地理空间与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在数字文旅新业态发展中解决用户从被动接受民族文化的硬着陆,到参与互动、交互体验,沉浸感受的软着陆,从线下到线上,满足大众文化差异化需求。例如,“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云展览非常值得推荐,运用场景图像信息、构建虚拟博物馆模型以及嵌入并展示热点信息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打造虚拟漫游系统,满足线上沉浸式观展需求。
其次,构建数字化展览与个性化展品,例如,数字壁画、数字唐卡等非遗数字化展品与文物,通过摄影采集、图像处理、数据校验、全景漫游、3D、全息投影等技术添加点击、滑动、触摸等互动环节,提升用户感知效能;并通过收集、分析观看和交互数据,挖掘参观者与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实现传统博物馆展陈无法实现的沉浸式延展与知识板块的链接,促进参观者对西藏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度理解。西藏地区各大博物馆,需要通过构建数字化、沉浸式的文化新场景和西藏文物、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创造更加丰富的传播与应用场景,加大数字文旅沉浸式业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尽快实现西藏优秀文化数字化成果的全民共享。
(二)主流客群变化将催生西藏沉浸式文旅融合的多模态延伸
在文化内容与文化服务更加多元化的状态下,西藏高原的文化消费方式也随之由较低层次的娱乐消遣型向较高层次的文化型、知识型、体验型等方向发展,用好西藏文化的流量“标签”,也需加速文旅的体验“出圈”,在不同场景中需要关注客群变化并满足游客差异化的需求。例如,受到“Z世代”年轻人所追捧的剧本杀市场,可紧扣年轻人喜好逻辑推理的“冒险”精神和角色扮演的沉浸体验“演戏”热情的群体特征,结合西藏本身的文化特质,打造藏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剧本+演艺”融合的社交娱乐体验,借助公共文化场景、自然景观资源,应用脚本策划、互动演绎、沉浸体验,全面提升沉浸式文旅体验。重点从两方面进行提升:
一是从自然的历史人文景色旅游业中逐渐转型为更易与当地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形成共鸣的体验性业态,如“农文旅+剧本杀”的农旅亮点,依托风光旖旎的民族村落,打造以古村实景、换装演绎、3D虚拟影像等,与当地农牧民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性交互场景,以此来打造“全员NPC”“全息剧本杀”的西藏沉浸式农旅新业态。
二是以“剧本演绎+先进数字化技术”,赋能博物馆、图书馆、书店、景区、民宿……以西藏文化为魂,以科技手段为形,服务于文旅行业,带动新型职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从内容生产到“服化道”到文旅配套服务再到数字化文创衍生品,打造多元产业链。其次,打造线上线下多业态融合发展集群,推动旅游组织方式和运营管理创新思维提升,努力探索沉浸式西藏文旅产品和服务的新模式。
(三)应用耦合机制拓展西藏沉浸式文旅的表现边界
作为物理学术语的“耦合”多指两个以上运动形式或体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作用与影响产生联合现象。旅游业与生态、非遗、乡村振兴、夜经济等方面的耦合,可破解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矛盾。西藏在文旅融合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旅游需求和供需关系的审视,在人地协调、利益共享、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但从业态纵深发展的视角来看,西藏沉浸式文旅融合发展中,不能拘泥于以城市为中心的沉浸式街区打造,依然需要应用耦合机制来扩展空间与业态边界。
首先,从场景拓展的视角出发,依托西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传承、保护、利用文化资源为主线,推出西藏非遗艺术沉浸游、沉浸式乡村休闲游、非遗美食寻味游等线路与数字化产品,加强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感强的文旅项目延伸到西藏广阔的空间场景中去,同步带动区域文旅新业态发展。
其次,从拓展新应用的途径入手,西藏多地要注重发挥传统技艺、游艺、体育、藏医药等门类非遗项目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同时,应用科技化手段进行虚拟共生的交互体验,借助“互联网+”结合创意元素拓展传播应用途径,线下线上融合,满足不同群体对西藏文化数字化转换的多样化需求。
最后,从探索新模式的路径切入,依托西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资源,提升网络传播效能,借助直播等方式引流非遗聚集区、研学基地、民族古村落等体验空间,借助节日进行跨文化传播,如端午节俊巴渔村的林卡文化体验,通过亲身体验西藏牛皮船的制作工艺,了解藏戏面谱的配色含义,乘坐牛皮船,感受西藏端午赛轮舟的独特水上娱乐项目,并参与牛皮船舞表演等活动,打造具有“一村一品”“一镇一韵”的特色旅游体验品牌与数字化产品,不断拓展西藏沉浸式文旅的新边界。
结 论
在数字化背景下,文旅发展已经跨越空间和时间,超越载体与本体属性,以技术促进游客对在地文化的交互方式、沉浸感受、文旅体验的感知革新与印象改观,用“心流体验”阐释数字文旅的沉浸机制。聚焦沉浸式展陈、沉浸式演艺、沉浸式街区的文旅业态表征,从西藏各大博物馆的视听图文、器物装置、虚拟景观等并置型体验中解读西藏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藏戏、史诗演艺、歌舞、剧本杀等线性叙事的故事性沉浸中提升对西藏民族文化的认同;借助场景镜像、聚身在场、光电置景等数字技术增强想象式沉浸,从西藏传统非遗技艺、体育、藏医药、古村落等非线性结构体验中彰显西藏文旅的独特魅力。促进文旅融合的深度实践,与非遗、研学、乡村游等业态耦合,使西藏文旅项目与产品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脱离“唯技术论”的发展困境,拓展西藏沉浸式文旅的表现边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CSIKSZNTMIHALYIM.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 Experience》,NewYork:Harper perennial ModernClassics,2008(72)。
[2]张琰、郑霞:《浅析观众沉浸感和博物馆沉浸式展示要素》,载《东南文化》,2022(05)。
[3]《沉浸式业态跑出加速度——聚焦首届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新浪网,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4-24/doc-imyrmhzz4934342.shtml。
[4]赵文琪:《雪域长歌——西藏博物馆新馆历史与文化民俗展览述评,载《美术观察》,2022(09)。
[5]《走出去拓市场 请进来强基础——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5/16/t20190516_32092906.shtml。
[6]邵苗苗:《寻味:高原烟火的美食符号》,载《新西藏(汉文版)》,2023(09)。
作者简介
化睿云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