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报告 >> 正文
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报告(《新西部》2022-2·3)
2022-08-26 13:16:21 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2-3期合刊

◎徐伍达 邓亚净 妮妮美朵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课题“西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西藏“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呈现出“六期叠加”新的阶段性特征。西藏全面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牧区改革和赋能,促进“人、地、财”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保持农牧区持续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战略,具有开创性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年产量站稳在100万吨以上,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62.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同时也要看到,要达到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依然面临着城乡融合、产业发展、人才下乡、公共服务等诸多短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后一个时期西藏“三农”工作的重心。

西藏农业农村结构变化的主要判断

2021年,西藏“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三农”工作也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农业进入向全面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农业科技创新进入突破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协同推进期,城乡发展进入加速融合期,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进入攻坚期。由于特殊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西藏农业农村发展长期低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的结构变化也将进一步凸显。

1、农业增加值增速和比重将持续收缩

西藏农牧业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按可比价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和非农产业的增长速度。2006年以来,西藏三次产业结构从“三一二”型演化为“三二一”型,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末端。2021年,西藏三次产业结构为7.9︰36.4︰55.7,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4.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十三五”末相持平,较2011年、2016年分别降低了3.5和1.5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农牧业领域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投入的边际报酬将进一步下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常态化,畜牧和畜禽养殖环保标准提高,不可持续的边际产能逐步退出;随着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农牧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增加,农牧业生产成本还将持续上升。“十四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预计在5%左右,将略高于“十三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跟农牧区产业扶贫项目逐步成熟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关,在“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产业格局下,到期末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至6%左右。

2、农牧业和乡村的多元价值加速彰显

西藏农牧业和乡村的主要功能是为全社会提供农畜产品,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生态屏障和人力资源,农牧业的多种功能、乡村的多元价值将不断得到发现和彰显。2021年,稳产保供水平稳步提升,粮食、青稞、蔬菜、肉奶实现丰产丰收,产量分别达到106.15万吨、80.12万吨、88万吨、81.07万吨,均创历史新高(见图1),其中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3.57亿元,同比增长11.5%;农畜产品加工率20%,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先后打造了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达东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美丽休闲乡村,全区乡村接待游客近1061万人次,实现收入12.17亿元。山水林田湖草是田园风貌的物质载体,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将西藏乡村划分为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等村庄形态。乡村作为生态涵养的主体功能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决定了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2021年,深入实施有条件的地方消除“无树户”“无树村”,持续开展“四旁”植树,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46.7%;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达92%,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整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根据各地差异性和不同区域现状与特点,改造户用卫生厕所4.66万座;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全区94.3%的行政村建立了垃圾集中收集点、173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西藏乡村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西藏将构建“一圈三区四带”的高原特色农业新格局,重点发展青稞、牦牛、藏羊、蔬菜、奶业、饲草、藏鸡、藏猪、茶等高原特色产业;推进“六村”建设的高原特色农村新格局,营造特色宜居的生活空间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空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物流体系等支撑手段的日益完善,乡村的生态、居住、文化等功能得到发掘,涌现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特色文化等新业态,诞生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康养基地等新载体,乡村经济将呈现多元化、精细化、融合化的趋势。

3、城乡融合问题亟待创新性解决方案

城乡融合的本质是打破城乡分割,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化发展。城乡差距是西藏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结构。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底西藏城镇化率仅为35.7%,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28.2个百分点,更是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跟同属地广人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更是相差20.8个百分点。在区域内部存在较大差距,拉萨市作为首府城市的城镇化率为69.8%,跟地处横断山区腹心的昌都市相比高出了52.3个百分点;全区人口过50万人的四个市中,除拉萨市外,日喀则、昌都和那曲等三个市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以拉萨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主要集中在“一江两河”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虹吸”效应较为突出,“一江两河”地区集聚了全区近40%的人口。全区有26.6万人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苦寒之地搬迁到河谷城镇或交通沿线安置。2021年,全区安排293个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和投入资金30.86亿元,建成配套产业2300个,实现6.2万搬迁人口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生计模式的转变,是制约搬迁人口稳定就业和社区融入的重要因素。如,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户有相当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仍在原籍从事牧业生产。确保搬迁家庭“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成为后续扶持最紧迫的任务。西藏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乡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100%和99.96%,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通。“十四五”时期,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的“三小时经济圈”,将形成设施联通、产业协同、要素流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随着全区交通网络、市场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发展,城乡生产、生活方式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破解城乡体制机制的分割不仅涉及扩权强镇,也涉及乡村治理机构设置,还涉及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社会保障等短时间难以解决的短板,特别是缩小边境地区与腹心地区的发展差距和解决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的后续帮扶。因此,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需要创新性解决方案。

4、农户分化及就业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实行“三个长期不变”以来,农户在逐步分化。截至2021年底,全区新型经营主体累计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2740家、家庭农牧场9703家和各级龙头企业165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培训农牧民达到47.6万人,并在整村、整乡及更大区域集中连片开展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农业托管服务试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1%,有效释放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并推动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外出务工。2021年,全区农牧民转移就业69.3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8.1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0.4万人。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乡村户籍劳动力已有部分转向非农部门,部分农户已将部分或全部的耕地、草场和牲畜等生产资料流转他人经营。如,昌都市针对闲置土地、集体统管土地和农户所承包的荒山荒坡荒田,分区分片规模化开展土地开发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集体耕地、草原等资源性资产的物权管理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探索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合股经营等方式,昌都市土地、草场分别流转了5.1万亩和32.8万亩,为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和农户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那曲市立足资源禀赋,正确处理好“人草畜”关系,组建164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30个家庭牧场,入股牲畜116.79万头(只)、草场2.08万亩,辐射带动牧户9.97万户45.5万人。“十四五”时期,受城镇化深入发展、农牧业比较效益下降、农牧民代际更替等因素影响,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部分农户有望扩大经营规模、转型为家庭农场,部分农户有望离农退村进城,大部分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户的兼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494DE

5、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亟需拓宽增收渠道

从2003年以来,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九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见图2),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35元,同比增长16%,增速位居全国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农牧业为主的经营净收入对家庭增收的贡献逐年减弱。202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2.7%,较2011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而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降至47.3%,较2011年减少了16.8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增收的贡献度还存在较大空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消除以“两不愁三保障”为脱贫标准的绝对贫困。2021年,转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西藏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6754户28167人。据统计,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082.5元,相当于全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70%多。其中,工资性收入为6081.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0.3%;经营净收入为3184.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6.4%;转移性和财产净收入为2816.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3.3%。脱贫人口的收入结构跟全区农村居民相比,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等三个方面,跟帮扶政策“红利”高度相关。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4713元提高到5060元,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进行兜底。“十四五”时期,西藏乡村的贫困特征将发生重大转变,低收入群体将成为贫困主体,集中连片的区域性特征仍是最特殊的区情,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新动能和压力较大。进入新发展阶段,消除贫困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向强化扶弱济困共富转变,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建立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和工作协调联系机制,加大农牧民转移就业和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西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思路

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这为西藏全面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将“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实现农牧业高质高效、农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五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巩固情况,及时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的帮扶,逐户逐项整改清零和对账销号,确保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清零。全面梳理总结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执行效果,总结推广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产业奠基、人才储备、文化引领、生态保护和组织建设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在现有发展成熟的产业基础上发展特色优质高效乡村产业,提升产业带贫益贫能力。实施消费扶贫和产品对接援藏,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度和产品外销力度,减轻疫情灾情对实体扶贫产业的冲击。巩固培训就业、生态扶贫、饮水安全和地方病防治成果,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在社会管理、培训与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后续帮扶。

2、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

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稳粮、兴牧、强特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青稞、牦牛、藏香猪、藏羊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青稞播种面积,加大饲草料保障力度,提升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进城乡物流配送网络一体化,推动商贸流通体系向偏远乡村延伸,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瞄准城乡居民数量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品质的新需求,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强制性的农畜产品产地合格证和可追溯证明制度,依托高原悠久农耕牧业文化传承讲好品牌故事、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农牧业的品质和品牌溢价。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引导区内外消费者逐步形成“高原农畜产品质优价高”的共识和消费,促进农牧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牧业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能力。

3、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郡县治,天下安。”推进乡村振兴,县域是关键。立足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突出县域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培育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有效益的县域支柱产业,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牧业新型业态,支持农牧产品和农牧区流通体系、家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提升县域流通体系建设,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围绕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强化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提档扩容,重点提高到自然村和农户家庭的通达率,因地制宜推进农牧区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全面修缮保护,在物质和文化层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大学毕业生、技术人才以及医务、教育专业人员到县域择业就业、创新创业,增强人才、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服务能力。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达标工程,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清单,通过配置达标、人员交流、待遇倾斜等途径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顺应乡村治理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发挥自治、法治、德治各自在乡村治理中的优势,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4、深化农牧区改革和赋能

坚持“三个长期不变”基本政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严守耕地和草场红线。落实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要求,引导农牧区耕地、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托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做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场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依托乡村低密度、低成本优势有选择地承接城镇无污染生产环节的转移,通过设施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等改造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和效率。挖掘和释放农牧业的多种功能、乡村的多元价值,瞄准城乡居民对田园生态、乡土文化、乡村风貌等乡村旅游的新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促进乡村本地就业。

西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抓好“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的具体实践,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全局。深入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方面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人、地、财”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和人才入乡留乡的激励机制

组织和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一是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衔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前线总指挥”,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结合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实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等部门的工作力量,有效解决缺兵少将、“小马拉大车”“九龙治水”等突出问题,形成组织有力、职责清晰、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的乡村振兴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体系。各级党委农办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实施总结评估,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二是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农牧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建设政治、本领和作风都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专干、科技特派员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特别强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选派,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组织力。三是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培养和留住本土优秀人才,引进外来适用人才。完善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农牧区基层工作成绩作为科技工作者、教师、医生职称评定的特殊加分项,保证到基层工作的专业人才获得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在乡村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挖掘本地人才,从各个领域遴选乡村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农牧业生产技能的普及性培训建立职业农牧民认证体系,发挥传统工匠等乡土人才的作用,促进传统技艺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乡土人才支撑。

2、建立土地资源与城乡间要素流动相适应的配置机制

土地是乡村稳固和发展的基础,以空间功能布局优化和土地整合效率提升为方向,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资源保障。一是因地制宜全面编制村庄规划。结合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人口适度规模集中,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采取先创建后认定的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梳理推广示范村居、示范乡镇成功经验。二是探索“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按照“促进利用、防止撂荒”的原则,引导农牧区耕地、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离农成员将剩余承包期内的土地经营权一次性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途径,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保障进城落户农牧民土地(草场)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三是完善乡村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县域为单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在保障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总量不减、质量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区区位区块,以农田集中连片整理支持农业现代化生产,以建设用地集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土地整治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农牧区清理盘活废弃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

3、建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合理安排资金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一是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强化公共预算投入的约束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援藏资金主要用于农牧区。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继续发挥财政投入对金融资本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面向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积极开展保单质押贷款及大型农机具、大棚设施、养殖圈舍抵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发更多特色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高首贷获贷率、增加信用贷占比。三是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作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和落实农业再保险制度,扩大涉农保险覆盖面,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衔接,确保及时足额理赔。因地制宜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青稞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用于奖励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不可抗力风险。

4、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是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通过换届选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把乡村建成反分裂斗争桥头堡和民族团结工作队。管好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农牧区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讲等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在乡村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学政策、学法律”活动,村“两委”班子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普法教育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内地引进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企业到农牧区兴业创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是保持农牧区持续和谐稳定。正确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把提振农牧民精神风貌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通过先进人物和文体活动引领乡村新风尚,不断提高农牧民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全面启动“八五普法”进乡村,培养“法律明白人”,不断提升农牧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加强农牧区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引导农牧民理性对待宗教,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减少宗教消费、过好今生幸福生活,移风易俗、改变陋习,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方式。借鉴“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农牧民诉求表达渠道,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双联户社会化服务。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惠农政策资金和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牧区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加强乡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及时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安全隐患,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做好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健.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特征及对策[J].西藏发展论坛,2021(03).

[2]徐伍达,妮妮美朵,杨帆.西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拉萨市当雄县为例[J].新西部,2021(Z1).

[3]徐伍达.摆脱贫困全面小康——西藏脱贫攻坚论文精选[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21:344-350.

[4]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中国西藏新农村建设绿皮书: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1)[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21.

[5]杜杰.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推进乡村振兴[N].农民日报,2022-01-13(02).

[6]晓勇.广袤高原绘就宜居宜业新篇章——我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N].西藏日报,2022-01-15(06).

作者简介

徐伍达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发展、西藏经济研究

邓亚净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西藏乡村经济与社会民生发展研究

妮妮美朵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西藏乡村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王顺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