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报告 >> 正文
安康:一封北京来信背后的生态账本
2020-01-10 12:35:32 来源:《新西部》杂志2019年11月上旬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五周年。在陕西安康,为保证汉江出省断面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但各部门资源配置无缝衔接,而且创新实施了河(湖)长+警长+X、危化品运输全程监管、河长制管理APP等技术措施。除了管理层面,人人都是水源保护者的氛围在逐渐形成,这也是安康保护水环境的一个目标方向。

2018年7月2日,安康市政府办公室收到来自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的感谢信。信中说,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对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康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处于核心水源涵养地,还是汉江出陕断面的所在地,出陕水质最终在这里“一锤定音”。因此,对安康来说,保护水质的任务也格外繁杂艰巨。

汉江在安康从石泉县入境,流经汉阴、紫阳、岚皋、汉滨区、旬阳,最终从秦头楚尾的白河县城关镇公路村流入湖北境内,流长340公里,占全长的22%;水资源总量为252.27亿立方米,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总来水量的64.5%。

安康市在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共设有36个国、省、市控监测断面,水质状况按月进行公开。

2019年上半年,安康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石泉小钢桥、瀛湖坝前、老君关、羊尾(汉江出境)、界牌沟(省界)5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安康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3.5266,今年上半年在陕西全省排名第一。

除了技术手段上的硬件保证,安康市各部门在工作上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配合机制,是碧水保卫战中的软实力。其中的白河县作为汉江水出陕的最后一站,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长效解决离汉江最近的污染源

水质保护经年累月,随时随地头悬利剑,是一项持久而亮点少的工作。安康市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从解决距离汉江水最近的污染源着手,在村镇一级建立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填埋场。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加上第三方专业运维管理,使得这项工作扎扎实实推广起来。

安康河湖网密度居全省第一,流域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949条。由于水运发达历史悠久,城镇大多沿江河而建。居住地集中,人们生产活动频繁,江河水质的污染源增加,而这其中又以农村面源污染多、散,治理难度大。

国家环保部门曾有一项统计,目前我国农业源污染排放已占到污染总排放量的“半壁江山”,农村环境“失治”情况不容乐观,欠账较多。全国有59万个村庄,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解决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2015年,国家环保部门给出的数字是农村污水处理不到10%,生活垃圾处理大概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加大,情况好转明显。

目前,安康全市12个工业集聚区及5个“飞地”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依托)已建成。江南再生水厂已通水调试,其余10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排水达到一级A标准。

 

A99AC

白河县因地质条件复杂,独创河道沙盘,为保护水质打好基础。

白河县垃圾污水处理中心2012年开始运行,是安康市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县级垃圾污水处理中心,由县污水处理厂和县垃圾填埋场合并而建,设计日处理污水1.4万吨,实际处理量在8000到10000吨,现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位于白河县红石河中段的中厂镇石梯村,是县城红石河水源地所在地,11户位于一级保护区内的村民已按规定搬迁。另外一部分村民的生活垃圾,只需要放在固定的位置,收垃圾的车会定期上门挨家挨户收集,再统一运到县处理中心。村民普遍意识到,生活环境的改善,从中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村民的生活污水则由建在附近的村级污水处理站处理。以1至4组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为例,污水由接入村民家中的管网收集后,进入日处理能力在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处理站前端设置人工格栅,对污水中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去除,再由人工定期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水进入沉砂池,最后通过生物处理,脱氮除磷,再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这样一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占地280平方米,地面覆盖着绿植,像一处景观房,丝毫不影响村民的生活。

这样的污水处理站交由第三方专业的环保公司负责日常运维,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白河分局局长王永贵说,像这样建在沟边河边、集中安置点的村级污水处理站,白河已建起31个在运营使用,主要是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央补助资金完成的。该项目已有五年时间,按计划,资金平均到每个村约是50至60万元,在6个镇部分村实施。这些资金对底子薄弱的村子来说,撒下去根本做不了太多事。所以在整个资金分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把工作集中整合起来。比如一个镇11个村,资金集中使用,按集中安置点来建设。如有的社区污水管道已做好,但排放达不到要求,就在下游沟边河边征地,做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一般日处理能力60至180立方米,在建设时对处理能力要留有充分空间。

白河县村民生活污水则由建在附近的村级污水处理站处理

此外,白河县11个镇,含在项目区域有6个镇,其中有3个管道污水终端由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茅坪和冷水镇污水处理厂已正常运行。仓上镇因从村变为镇上接入,处理能力需要提升,正在扩建,还没有投入运营。据悉,镇一级必须建污水处理厂,5个没有建的镇正在走程序。

贵州长城环保科技公司是负责污水处理站运营的第三方,工作人员说,公司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做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维护,不过多是在市县一级,像白河这样在村镇一级建污水处理厂的比较少,应该说是比较超前的。

白河县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创新运维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运行维护,发挥专业化环保服务公司的优势,很有借鉴意义。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监管、责任到人”原则,由县级部门对终端设施建立远程监控平台,制定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运营托管考核评估管理办法,对第三方运营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每月组织环境监测人员对污水处理站外排水进行抽样监测,确保外排水质稳定达标。

据统计,2018年,安康市新建了69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排水均按一级A标准设计。结合陕南移民搬迁等工作,累计投入4.6亿元,对10县区203个镇805个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整治面积91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100余万人。

此外,各县区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养区内3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41家养殖大户均完成取缔。2018年纳入“全国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连直报系统”的备案规模养殖场516家,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

河长制APP信息平台和河道沙盘

在安康的江河湖边,几乎都能看到“河长公示牌”。各级河长、警长名字职务一览无余。河长的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也简洁明了。省市县级河长一般由分管主要领导担任;市县级警长由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只要发现身边的水环境问题,就可联系到相关责任人。

在白河县,大小河沟765条,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68条。汉江过境段流长39.2公里,境内还有白石河、冷水河、红石河、厚子河、麻虎沟,其中白石河流长达到89.9公里。在这些大小河流和支流的明显位置,已树起县、镇两级河长公示牌160块。

白河县河长制办公室虽然设在县水利局,却是保护水质的一个总协调部门。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由县水利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县水利局、环保局、公安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县河长办和县河长制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明确,联合执法和协同作战到位。2017年,白河县被国家河长办确定为河长制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试点县。

据悉,“河长+河警+X”中,前两长是安康市一级规定

动作,“X”则是各县区的创新动作,可以是护河员、巡检员等,各县可以依据自己情况确定。

县河长办负责人诸召学说,白河县在安康是较早建起“三长+三员”治河工作体系的。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县镇村三级河长、县镇两级河道警长和县级督察长的河道“三长”制;水域环境实施监督员、监测员和护河员“三员”制。全县共设立县级河长13名、县级总警长1名,镇村级河长428名,镇级警长9名;护河员165名,以公益岗位的形式由贫困群众担任。全县6大河流(含汉江白河段)分别由13位县级河长包联。河长是联系、包抓河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推动河道保洁、排污口排查整治、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综合性工作。

“三长三员”职责明确。按照“县级河长一月一督查,镇级河长一周一检查,村(社区)级河长每日一巡河,河道警长每周一巡查,护河员每日一保洁”的要求,持续开展河流维护、监管、执法整治工作。每天出现的垃圾、淤堵,能当天清的当天清,处理不了及时上报。

河长和护河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否坚持这些管理要求呢?在白河县水利局,以上这些信息通过河长制APP信息平台和河长制沙盘,可以尽收眼底。

白河县境内山陡谷狭,最高海拔1901米,最低170米(属全省最低点),没有一块百亩以上的自然平地,25度以上的土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5%以上。复杂的地域条件,让白河护水人想到了军事作战用的“沙盘”。

河道沙盘清晰呈现了全县地形地貌及河流信息,为河长制的开展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白河县河长制APP平台2017年11月在全市第一个上线使用。

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覆盖全县所有河道信息,以河长管理、问题处理为核心,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各级河长可以直接通过手机APP了解河道水环境治理和进展。河流的巡查、问题处理情况,通过颜色深浅来表示,越深表示完成得越好。

护河员本着距离近的原则,每人负责5至10公里的河流。人手一部免费发放的手机,可以通过河长制APP进行智能巡河,巡河轨迹通过平台可查看。护河员还可一键选择上传河道问题情况,为河道管理执法提供依据。考虑到有的河长对智能平台使用困难,这个平台特别制订各种等级的图片,护河员不用打字,选择图片就可以上传信息。

安康市的“河长制”受到国家水利部表扬,“三长治河”机制入选水利部评选的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白河县河长制监督管理云平台

“河长制”被叫好,其实最根本的是指出了保护水质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责任,不是单枪匹马就能做到的。“河长制”不但有从上至下的纵联,也有横向关联,从而动员起管理部门、社会力量这支最大的保护队伍。“河长制”另一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人员“庞大”而流于表面,而是建立起点对点的责任监督体系,慢慢形成一种社会的公信力,唤醒人们对河湖的保护意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河长制”虽然被称做“制度”,但因为在实行中不断因地制宜创新,制度已变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据悉,在汉滨区、旬阳县等地也相继建立了“两长四员”等有效机制,专业化队伍和志愿者护河队伍相结合。在旬阳县双河镇河边,有一支女子护河队;在汉阴县部分河道上,常年活跃着民间河长志愿者们……

多部门联动保护生命线

各方资源的有效配置,目标一致是安康市保护水质这道生命线的法宝,也显示了全民护水的决心。

在白河县,各部门联动保护水质已成为一项日常工作。王永贵表示,全县领导干部在保护汉江水认识上空前重视,在陕西境内能否达标,白河是关键节点。群众也有这方面的自觉意识,自己也要喝水,亲水、保护水质,也是对自己负责。

全县所有地表水监测实现全覆盖。11个镇河流交接处设有监测点,各负其责,水质是否达标,实现监测、通报、考核一体化。每个镇送出的水是否达标,17个监测点位,每月水质的情况要报送县主要领导。如果某条河出境断面水质不达标,第一步是通报,要求整治;如果连续两个月通报,约谈;三个月交由纪委处理。每个镇的党委书记、镇长都有压力。领导干部、普通群众都要参与进来,才能保证水质。这种办法已坚持了五年,效果非常好,保证了水出镇就是达标的。每个月的监测结果有变化,领导会主动查找原因。在全市的河流监测断面考核中,白河县所在断面水质一般排在前三。去年累计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各项指标是全市第一名。

省道、国道依河而建,一个交通事故就可能演化成一个环境事件。白河县较早实行危化品运输入境登记检查制度。车辆从进入白河县,就要登记,了解危化品类型,交警部门过境护送;车辆出境通报,让相邻县境,继续监管,所有的资料要向下一站交接清楚,保证车辆沿汉江走,保证全程安全。

安康市也已创新实施“入境检查、重点护送、出境通报”机制,建立了180辆危化品运输车辆档案,严格监控境内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

王永贵说,这些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就能做到的,各部门配合好才能有效果,比如河长制的“三员”中有一员是监测员,就是环保部门派出的。白河县在保护水质上已形成了齐心协力的风气,左右上下联动,定期召开研判会,环保查出问题,会上通报,合力解决。

白河县正在开展新一轮创建生态示范镇活动。减少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减少化肥的使用。推广使用农家肥和生物制肥料,防止化肥使用后对土壤污染,再随降水进入大小河流。白河县11镇生态示范镇创建文本方案已获批,共有45项指标,完善防治污染设施建设。

全盘考虑 项目组合

在白石河构扒镇凉水村段,设防标准按二十年一遇建设的人防堤,在今年的8月3日、10日特大山洪中显示了威力,保护了沿岸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这里原来全是自然河道,村民在河道里种地,养鸡、猪,污水直接就排进河里。县水利局局长陶定国表示,今年上游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从这里安全通过,村民财产得以保护,非常有说服力。把直排口全部接管起来,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大家都愿意配合工作。

今年以来,白河县在白石河流域投资3100万元,修建堤防8.9公里,疏通清理河道12.8公里,实施河流沿岸景观化改造7处,实施植树绿化改造12.7万平方米,提升了主要河道沿岸的生态景观效果。

此外,备受关注的白河县“河街三项工程”——县城防洪保安、G316县城过境段改线、河街片区棚户区综合改造,是白河县治水保护水,综合考虑的一个典型代表。

10月底,站在曾有“小汉口”之称的河街改造施工现场,沿汉江右岸的4公里防洪堤工程已基本完工,汉江水在这里绕一个大弯静静地离开陕西,进入与白河县相邻的湖北十堰市。此时安静怡人的汉江宛若青衣飘然的女子,丝毫不见年年让河街沿岸居民受灾的凶悍模样了。

陶定国说,没有防洪堤之前,河街的人已经习惯了年年雨季要搬家,年年受洪灾之苦。很多在河街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守着墙上洪水留下的一条条黑水印,年年搬家躲灾,有时候一年得搬两三次,这是他们六十多年里最深的记忆。白河县的党员干部也有一个固定任务,帮助河街居民撤离,然后再搬家。

新建的防洪堤防护面积52公顷。设防标准按五十年一遇,高程193米设防。工程总投资约4.69亿元。如今,工程主体建设已完工。

陶定国说,三项工程最早批复的就是这个防洪堤,2012年9月正式立项后,县委、县政府从县城依山而建的实际出发,考虑国道316县城过境段绕城通行,路窄坡陡、事故多发,县城河街居民沿江而居、屡遭水患,生存条件较差,决心破解县城交通瓶颈,根治河街水患,切实改善河街片区群众生存与发展条件,整体打造“秦楚边城、水色白河”县城风貌。按照“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县上积极争取的三项工程相继获批。在施工中,三项工程统筹推进,加强衔接,适度超前规划,形成白河县史上最大的城建项目,不亚于再造一个新白河。项目完工后,将建成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城市综合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年来,为践行“绿色是安康最大的财富,生态是安康最大的优势”这一发展理念,安康市先后编制了《蒿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瀛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月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以及《安康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安康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此外,2019年,市人大启动了《安康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从全市层面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汉江水质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安康市多次开展发改委、环保、住建、水利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活动。2019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429人次,检查企业633家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于2016年进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长效机制框架研究”课题中,由谷树忠、黄文清、李维明执笔的《创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报告在摘要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迫切需要创新水质保护机制,以确保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高效、水质稳定达标。为此,建议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充分发挥项目治污效益;建立“政府+市场”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补偿的多元化;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构建统一的监测网络;完善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的有偿供需。

不难发现,这些建议中的一些观点,安康市在水质保护的实践中很多都做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康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起到了创新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 王顺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