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齐 墨
阿拉善SEE“诺亚方舟”项目致力于中国西南山地原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努力探索和推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友善依存的生态关系。“诺亚方舟”项目目前包括滇金丝猴保护、喜马拉雅蜂养殖与保护、绿孔雀保护、亚洲象保护、濒危植物和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高原江河土著鱼类保护、村庄和溪流垃圾不落地、山村生态卫浴、横断山新主植物园等子项目。
诺亚方舟是《圣经》中记载的在大洪水中承载着所有生命的方舟,这则创世纪故事貌似离我们很远,实则触手可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把这个星球当作承载生命的诺亚方舟,正在科学地改善滇金丝猴、喜马拉雅蜂、绿孔雀、亚洲象等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建造天上有鸟、林中有兽、水中有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这个群体是阿拉善SEE,这项保护工作叫作“诺亚方舟”。
走近滇金丝猴
2018年7月,断断续续的小雨,让茂密的森林更显翠绿。响古箐,这个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小山沟,迎来了又一批到访的使者,他们的目的是来探访难得一见的滇金丝猴。这是一群来自东南亚国家的中学生,他们在当地村民的导览下,一边欣赏着正在享用早餐的滇金丝猴,一边聆听着导览员对这群猴子的介绍。间或随着猴子或迅捷、或可爱的动作,发出一阵阵哇哇哇……的感叹声。
老余——余建华远远地在临时避雨的帐篷门口蹲着,他不时呼喊着其他巡护队员,以随时留意猴子的动向和孩子们所在的位置,避免猴子摇落的树枝砸到孩子们,也防止孩子们越过警戒线,离猴群太近。雨天,对于余建华和他的滇金丝猴巡护队员来说,增添了不少额外麻烦:路滑难走,而且全身会被雨水打湿。
孩子们专心地看着猴群的活动,并没有留意在他们身后的这位老人。殊不知,这位老人是让他们能够在这里近距离欣赏到滇金丝猴的功臣之一。余建华和其他巡护队员现在终日在山间守护和追踪猴群的行踪,每天凌晨就要起来确定猴群的位置,确保远来的游客能够看到它们。
游客们不知道,老余从前也曾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猎人,当年他所捕猎的目标之中,就有现在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滇金丝猴。“以前,我们都不知道滇金丝猴是需要保护的物种。”老余说。傈僳族、彝族等民族是山地民族,狩猎是他们自古的传统。长久以来,滇金丝猴与当地的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些山林中,是当地以打猎为生的傈僳族人重要的捕猎对象。“猎到猴子,是村里的大事,全村人都会聚到一起庆祝,然后分食。”所以在19世纪末的维西,用“只见皮张不见猴”来形容滇金丝猴的境遇丝毫不夸张。
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云岭山脉2万多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它们平时生活在海拔3000-4700米的冷杉林、云杉林、栎树和高山杜鹃林中,是除了人类以外居住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但是,滇金丝猴在被命名之后的七十年间却销声匿迹,不见任何关于它们踪迹的公开报道,人们一度认为滇金丝猴这个物种已经灭绝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动物学家彭鸿绶先生再次发现其踪迹并加以证实。
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云岭山脉2万多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
滇金丝猴(供图|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滇金丝猴的生存高度依赖原始森林,每只滇金丝猴需要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原始森林方能生存,其家域之大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屈指可数,所以滇金丝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有滇金丝猴群长期生活的地方,也就表明这里尚存绵延不断的原始森林。保护滇金丝猴这样的旗舰物种,就可以间接保护到这些大面积原始森林,以及与滇金丝猴共同生活在这片森林里的野生动植物。
1983年,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以保护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经过三十五年的管护,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已有8个滇金丝猴种群共约1500只,占中国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的70%。滇金丝猴的生存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不容乐观。
几乎大半生都在从事保护滇金丝猴事业的龙勇诚说:“经过数十年的保护,滇金丝猴的数量有所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滇金丝猴的总数不过3000余只。”龙勇诚是现任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灵长类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灵长类专家组中国联络人,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专家组资深顾问。“当SEE提出‘诺亚方舟’这个概念,启动滇金丝猴保护项目的时候,我十分赞同。因为像滇金丝猴这样的动物的确需要一座方舟来保护,而且白马雪山也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巨型方舟。”但是,保护一个物种、一片原始森林,光靠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年,西南项目中心提出的“SEE诺亚方舟——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通过评审,在阿拉善SEE基金会立项、筹款。诺亚方舟项目是SEE基金会的一个区域性项目,旨在推进社会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保护行动,与政府、专家、其他保护机构、社区村民形成合作,在实践中探索中国西南山地原始森林的全面保护机制,尝试建立“人类社会——生态体系”友善依存关系,让社会公众及人类社会关注的生态体系状况得到改善。
2016年启动的滇金丝猴保护项目,是SEE西南项目中心开展的“诺亚方舟”项目的一个重点保护项目,也是基金会对旗舰物种保护的一种尝试。项目包括滇金丝猴栖息地的自然保育和自然教育两部分,基金会还致力于通过建立和巩固社区巡护监测体系、开展社区生计替代活动、公众自然教育等行动,保护滇西北地区的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在基金会看来,联合科学家、企业家、当地政府、社区和当地环保机构的力量,保护滇金丝猴,并以滇金丝猴为旗舰种,带动滇西北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是当前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策略。
保护西双版纳亚洲象
如果说保护滇金丝猴这一滇西北雪山精灵的“盛世美颜”,是为了让更多国人认识和了解这种美丽动物的话,那么SEE基金会开展的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项目,则是为了处理亚洲象与人和平相处的棘手难题。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由于亚洲象的活动对当地森林和附近地区的植物物种更新、动物物种共存等关系都有巨大影响,其存在本身甚至成为当地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因此,亚洲象被认为是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物种。在森林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等必要生境要素的时候,亚洲象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类。但近年来随着当地种植用地扩展,亚洲象栖息地范围日趋减少,公路建设又阻断了亚洲象的正常迁移路线,这导致人象之间呈现拉锯式对抗,亚洲象肇事范围在不断扩大,强度也在不断增强。
1991-2014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因亚洲象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2亿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12月,有超过210人在西双版纳遭到亚洲象攻击,其中有50余人因伤重而致死。人象冲突的加剧已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保护区通过购买野生动物肇事保险等形式,初步实现了对亚洲象肇事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但当地人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风险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邓云是预防亚洲象肇事伤人的机动式声光报警系统的研制者,也是推广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以下简称亚洲象预警项目)。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见到邓云的时候,这位年轻人表现出科研工作者少见的幽默。他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给我们看,“我已经知道你们来了,收到信息时,我很庆幸自己不是大象。不过有位同志明显经验丰富,居然没有被摄像头拍到。”原来,我们在亚洲象预警项目所设立的红外相机监测点考察的时候,已经被相机拍下来,并且传送到了负责后台监控和鉴别的邓云的手机上。
邓云说:“西双版纳的人象冲突问题由来已久,包括保护区管理部门在内的许多机构和组织,先后尝试了隔离栏、防象沟、防象壁等许多方案,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以往方案绝大多数是以被动防范大象为主,并不能让大象主动改变行为,因此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我们这个项目其实就是简单地转换了一下思维,既然野生的大象听不懂我们的话,无法直接管理,那我们就只能来管理人。当大象来到村寨周边的时候,提前预警告知当地的居民,让他们能够提前躲避,这比管理大象容易多了。”
亚洲象预警项目实现这种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借助红外线感应触发相机,这些相机安装到预定地点后,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在拍摄到照片后,第一时间发送到指定邮箱。管理者对发回来的照片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亚洲象活动,则通过手机控制声光预警器,以闪光和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周边的村寨居民注意防范。这套系统为村寨旁亚洲象活动的区域设置了不间断预警,为社区居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邓云正在组装用于预防亚洲象伤人的报警系统
监测亚洲象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画面截图(供图|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目前,橡胶是当地老乡的主要生计来源之一,割胶需要在晚上进行,也正是大象活动比较频繁的时候,所以,能不能在晚上及时得到象群活动的警报,对于人民的安全生产显得非常重要。”据邓云介绍,自2015年5月19日到2017年10月19日,项目团队在884天内,共记录到亚洲象活动181次,并对其中157次进行预警;213条预警信息在当地得到发布,其中173条信息能够在监测到亚洲象活动的20分钟内及时发布。“若以综合硬件设备正常率和人员值守有效率两个指标为标准,则整个预警系统的有效率可达72.49%。当然,这都要基于无线红外相机和声光报警器的预警技术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的。即通过监测,对野象进出的重要路口实施预警,减少野象伤人事件的发生。”
不过,这个系统目前仍有一个大的问题——需要有人24小时工作,负责后台监控、鉴别和判断闯入的是否是大象,也就是邓云需要24小时开机和服务。“大象活动经常是在晚上,如果真是大象还好,但问题是有时一些其他的动物或者是人经过,也会触发红外相机报警,如果这样的虚报误报很多的话就没法睡觉了。”邓云苦笑着,要是晚上因为没醒来而错过了重要的警报,他也会很紧张。
为此,阿拉善SEE基金会也委托相关科研机构,开发对应的亚洲象智能识别系统,尝试通过计算机智能识别的方式辨别是否是大象,然后自动管理警报系统。如果开发顺利,整个系统未来就不必24小时人工在线服务,并可以在更多地方推广。
说到这个亚洲象预警项目与SEE基金会的渊源,邓云风趣地说:“其实,我负责的这个项目和阿拉善SEE基金会搭上关系,感觉就像是在大街上乞讨的时候,偶然被基金会捡到了一样。”
原来,为缓和当地愈发剧烈的人象冲突,邓云团队自2015年6月起就在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澜沧江保护项目的资助下,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景洪市勐养镇关坪村委空格六队村进行亚洲象预警监控试点,初步以人工值守方式建立了亚洲象预警系统;但由于澜沧江保护项目已于2017年结束,而此时亚洲象预警后续所必需的声光报警器等关键设备研发尚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项目运行陷入困境。当邓云及其团队正在为预警系统的继续完善而发愁的时候,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介绍,阿拉善SEE基金会开始与该项目团队接洽,并于2018年起由西南项目中心正式资助该项目的继续实施。目前,亚洲象预警项目已完成声光报警器广播型样机和字幕型样机的开发和安装试用,后续的技术完善工作也正稳步推进。
绿孔雀只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栖息地逐渐退缩,现仅分布于云南省部分地区,数量不足500只
让绿孔雀“绽放”
2017年6月,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项目申请得到云南省林业厅的批准,在“诺亚方舟”项目团队组织的专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项目出资方对项目申请与方案审核后,建立绿孔雀专项委员会。
项目使民间公益组织与政府、专家、当地村民和落地机构,共同参与评估和管理公益项目,形成对公益项目的公共管理模式。
2017年11月18日晚,绿孔雀保护音乐会在昆明剧院举行。本次音乐会由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阿拉善SEE基金会、诺亚财富共同发起。音乐会以艺术的形式,把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呼声推向社会,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绿孔雀的濒危现状。与此同时,绿孔雀的落地保护行动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绿孔雀是西南山地,尤其是云南省的明星物种,当这种美丽鸟类的命运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它们也被“诺亚方舟”项目列入保护行列之中。绿孔雀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树林草地、河岸、农田边和林中空旷开阔的地带活动。绿孔雀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但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在各类因素的“围剿”下,绿孔雀的分布区迅速缩小和消失。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晓君教授、西南林业大学教授韩联宪教授及其同仁们持续地监测绿孔雀的生境变化。他们根据多年跟踪做了“宽容”估算,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国的绿孔雀不足500只。如何才能给繁殖能力本就不高的野生绿孔雀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阿拉善SEE“诺亚方舟”资助的绿孔雀保护项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的合作方式,推动政府责任部门、科研机构、公益组织、企业公益基金、落地机构和许多关注绿孔雀现状的热心人士一起努力,建设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计划用五年时间,保护和改善绿孔雀自然栖息地的生境条件,探索保护小区内野生绿孔雀种群稳定和复壮。
濒危植物和濒危药用植物保护
三千万年前地质上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它的东南沿线形成了横断山脉,兼属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滇西北三江并流处于横断山脉的核心地域,高山纵谷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范围内具有着亚热带、干热河谷、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的气候。这些高山的植被呈现立体垂直分布,依次可以见到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合林、针叶林、高山灌木林、高山草原、流石滩、终年雪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丽江高山植物园许琨园长,给我们讲述了从远古到今天的故事。在久远的时代,隆起的古老石山上慢慢演化出了地衣、青苔,在它们的卫护下,草本植物发育起来,在浓浓青草中灌木成长起来,为高大的乔木提供繁育环境。“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最底端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家园,植被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工程’。”许琨说。
全球高等植物有35万种左右,中国高等植物有35784种,仅云南就有19333种,滇西北植物物种记录有高等植物10198种;《中药志》中收载的500余种药材中,丽江有321种。
中科院丽江高山植物园海拔3300-4000米,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植物园,承担着对横断山脉和高寒山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对濒危和珍稀物种的繁育工作。许琨团队号称“植物猎人”,他们到高山原始森林中监测和收集植物种子:春季采集植物标本,收集生物活性材料做分析;秋天又会去采集成熟的种子,一部分作为繁育实验用,一部分种子交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低温保存。
种子每隔一定年份就要增加同一物种的新采集种,保证种质资源库一百年内可以繁育成活。科学家制定了这个制度,预防地球因出现重大灾害而导致一些物种被毁灭。
2014年,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与丽江高山植物园开始项目合作,执行团队有幸多次跟随许琨园长到森林里体验“植物猎人”的工作。走在峻峭的高山里,许琨感慨地说,“诺亚方舟是传说,但滇西北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活体的诺亚方舟。我们保护濒危植物,就是不能让它们灭绝,我们是在保护所有动植物的家园。”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村民的生活需要,对木材的砍伐以及对中草药的“竭泽而渔”式的采集收购,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许多野生天然植物资源已趋枯竭,出现物种濒危。生长环境特殊的高山植物资源由于繁殖速率低和生长缓慢,面临着尤其严重的繁衍和发展危机。通过与丽江高山植物园合作,“诺亚方舟”项目首选了经济价值高、濒危的重楼、白芨、珠子参、金铁锁、金不换等市场需求较大的药用植物繁育和保护。
水青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年来在白马雪山只见开花结籽,没有发现过它们的小树苗。水青树、青冈树、杨树等阔叶林,为滇金丝猴提供了更加多样性的食物。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叠加,滇金丝猴分布区的阔叶林面积退缩严重。白马雪山国家级保护区维西管理分局的钟泰局长担心,老树衰亡而没有新苗替代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阔叶林的保护变得更为迫切。2016年秋天,诺亚方舟执行团队在响鼓箐里采集水青树种子,由许琨老师和团队在“诺亚方舟”资源圃里开始做繁育。2017年夏天,种子萌发了。2018年夏天,小苗已经有一尺高。等到小苗再大点,可以抵抗零度以下的气温,就会移栽回白马雪山。
阿拉善SEE希望“诺亚方舟”项目能够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携起手来,一起保护原始森林、水源地,让中国西南森林依然生长着各种野生珍稀植物,让滇金丝猴、亚洲象、绿孔雀等野生动物依然拥有安全而完整的自然家园。
“诺亚方舟”开展的其他项目
2017年,“诺亚方舟”项目联合环保人士和公众举行放流、放生活动,在禁渔期增殖放流3万尾金沙江土著鱼苗。
在滇江鱼类专家谭德清老师的考察指导下,该项目在剑湖湿地寻获6条疑似灭绝物种高原鳅,并送至石鼓滇江鱼类繁育基地进行繁育实验。
为保护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生态屏障,从2014年起,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合作建成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圃。2016年,建设并完善1500平方米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圃,有效繁育10种药用植物,完成药用植物日常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手册用于培训和教学。
2017年,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向保护区巡护员发放濒危药用植物种苗36000株,增加村民生计来源方式。“诺亚方舟”项目还与许琨合作,对横断山新主植物园做物种本地调查与物种繁育,为植被修复提供种苗,并为修复山林繁育水青树、卫矛等濒危和珍稀植物。最终,将引种270种濒危植物母本。
项目通过广泛收集野生傣医药植物,建立起傣医药种质资源保存及科普教育园圃,促进傣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2017年,在66名阿拉善SEE“诺亚方舟”毅行者的捐赠下,项目在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起面积20亩的阿拉善SEE“诺亚方舟”纳板河民族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从当地傣药科研院所及医院引种傣医药植物,并向保护区内村民推广林下种植。民族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已完成对190个引种草药编目及相关信息档案的建立。
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在三江并流区域横断山脉老君山段建立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为濒危和珍稀植物建立救护所和繁育基地。通过资金支持,项目中心引导当地民众参与保护,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合作,计划经过五年的保护与恢复,让植物园区域内植被破坏现象得以遏制,物种逐渐得以恢复。
现在,阿拉善SEE“诺亚方舟”项目——横断山新主植物园,在阿拉善SEE华东中心第三届工委主席刘雷的帮助下筹集资金,已正式挂牌,并与十多位华东中心会员一起参与植物园启动挂牌仪式。在“诺亚方舟”项目团队的推动下,新主村村民自发成立了由全村74个村民组成的护林队,并制定出保护乡约,每天轮流上山巡逻。2018年夏天,在园内种植2000株极小种群树种漾濞槭树,修复山林。
项目自2015年实施至今,在中国三江并流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发放生态卫浴设备,帮助村民修整露天厕所或旱厕,控制疾病传播,减少村庄附近的面源污染,保护金沙江一级支流的水源地清洁能力和涵养能力。
2017年11月23日,21套可拆装式家庭卫浴设备运往丽江及维西县各个示范农户家中进行施工安装。
通过保护中国喜马拉雅蜜蜂物种,提高其维系森林植被生态系统健康的能力,同时为当地村民创造生态、稳定的收入来源。2017年,玉龙县政府出资90万元为5个乡镇的贫困户购买喜马拉雅蜜蜂养殖培训服务,西南项目中心在此过程中为每个乡镇大约100户村民各提供了4次培训,并为滇西北的其他多个乡镇村民进行了200人次四季养蜂相关技术培训,共计发放蜂箱2402个。目前滇西北多个乡镇初步掌握养蜂技术的蜂农中已有三四户技术骨干和重点示范户。西南项目中心还编写、发放了中华养蜂技术手册。
资助全国滇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
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由云南省林业厅组织,阿拉善SEE基金会“诺亚方舟”项目提供资助,是一次多个保护区、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合作保护云南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新模式的尝试。
新一轮监测将进一步掌握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等情况,并首次实现以DNA分析为基础,明确各猴群间的遗传基因交流关系与遗传多样性。从而为制定保护措施,促进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长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对滇金丝猴分布区生态系统保育质量的一次检验。
(编辑 谢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