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尚 儒
西勘是三线建设的产物,来自四面八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汇集西安,组成了一支在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具有突出技术优势的勘察设计队伍。西勘成立五十多年,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阿根廷、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成为国内勘察设计领域的一张西部名片。
西勘的全称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在西安知名度很高的西影路上打听西勘这个名字,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但在勘察设计行业乃至工程建设领域里提起西勘,几乎无人不知。
三线建设催生了一批西迁企业落户陕西,五十多年来,这些西迁企业与国家同命运,与西部同发展,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建设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地和西部地区的知名企业,西勘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西影路46号的西勘小区,曾是西勘的办公区,已经离退休的第一代西勘人多数还住在这里。尽管带着南腔北调不同口音,但他们早已是“老西安”。他们当中有的人在西安居住的时间,比西勘的历史还要长久。
西迁岁月
83岁的贾福成与82岁的刘素芳夫妇在西安已经居住了六十一年。1958年,他们一同从北京调到西安。
贾福成是辽宁铁岭人,1954年10月从冶金工业部长春地质学校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北京的重工业部钢铁局设计院。刘素芳是河北保定人,上个世纪50年代在有色设计院工作,与刘福成原本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
贾福成回忆说,那时单位在北京,因为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经常出差,全国各地跑。1958年国庆节前后,他在广东韶关一家钢铁厂的工地上接到调令,要求回北京报到,然后就到陕西来了。出于照顾,刘素芳随贾福成一同被调到西安。贾福成说,在西安工作的单位最初叫西安勘察公司,隶属于国家冶金部,那时西勘还没有成立。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官方资料显示,该院成立于1964年4月1日。当时的冶金工业部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三线建设的需要,决定以驻陕勘查大队为基础,先后从马鞍山、兰州、重庆、南昌等冶金设计院,沈阳勘察公司、龙烟钢铁厂(首钢前身)、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山西)、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和金堆城钼业公司(陕西)等单位,调入一批勘察和管理人员,组建了冶金勘察总公司西安分公司,定员为566人。这是目前公认的西勘最早的前身单位。
据此可以断定,贾福成到西安的最初单位,应该是冶金工业部勘察总公司下属的驻陕勘察大队。据贾福成回忆,当年与他一起调到陕西的有60多人。西勘成立初期,东北人、江西人、河北人居多。
贾福成到西安以后参加的第一个工程,是青海省门源县红沟铜矿工程地质勘探,工期三个多月。那时的队长他还记得,叫朱慕仁。贾福成介绍说,从北京到西安,工作并没有什么变化,按照单位计划,仍然到处跑,承担的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如上海宝钢建设会战、鞍钢的建设、武汉钢铁公司、酒钢、陕西的金堆城等项目都参与过。
贾福成说,初到西安时,单位在西号巷的一个仓库里临时办公。那是西安城墙内,马厂子西边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外地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后来单位迁到了统计学校,即今天的西安财经学院。最后才搬到西影路,当时这块地是属于林业局的,省上划给了西勘。以后慢慢发展,就建成了今天的西勘小区。
西勘是国内勘察设计领域的一张西部名片
贾福成夫妇回忆西勘往事
资料显示,西勘自1964年成立以来,单位名称和隶属关系几经变换。1964年4月至1970年1月,单位名称为冶金勘察总公司西安分公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勘察总公司。到上世纪90年代,更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进入21世纪的2001年,为了充分发挥陕西省有色金属资源、产业和科技的整体优势,加快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陕西省政府组建成立了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之一,隶属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贾福成、刘素芳夫妇退休后一直住在西勘小区,他们的口音仍然没有改变,一个东北口音,一个河北口音。老人的邻居说,这是西勘小区的特点,口音很杂,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但东北人最多。
贾福成的女儿也在西勘工作,经常出野外。他们老俩口退休后和单位联系就很少了。贾福成说,当年和他一起到陕西来的有60多个人,健在的只有10人左右。回忆起西迁的激情岁月,贾福成仍然很激动,对单位有一种很深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盛誉以勉
陈志良是1976年来到西勘的。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的老员工是第一代西勘人,陈志良应该算第二代了。
陈志良是西安本地人,他到西勘完全是个意外。陈志良1971年参军,在部队上又读了军校,读的是航空专业,主要学开飞机。“我是退伍后分配到西勘的,这里没有飞机,只能开汽车。”陈志良说,他没有去找转业办,而是通过退伍办分配到西勘的,这样就不算转业,只能当退伍军人安置。在部队里,航空学校出来是干部待遇,到地方后干部待遇也没有了。
根据“专业”,陈志良被分到了车队开汽车。当时西勘的车队有70多人,他负责开卡车,为野外施工队运送物资设备。陈志良回忆说,那时候车队的人员,除了复转军人,还有内招的单位子弟。但单位的老职工也不少,队内的老职工大多来自东北和江西、山西、河南等地,感觉全国各地的人都有。
陈志良说,来到西勘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单位是干什么的。后来才知道西勘是个流动性单位,常年出差,全国到处跑,自己完全专业不对口。据陈志良介绍,那时候西勘是事业单位,国家全额拨款,一年有半年多在外面。他记得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汉中钢铁公司的地基勘探项目,工地在陕南汉中勉县,他负责给地质队拉钻机等设备。开的是苏式老嘎斯车,后来才有了东风、解放等国产卡车。给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些老职工非常能吃苦,有的钻孔在稻田里,车开不过去,只能把钻机设备分解开,到施工地点后再组装。那时全靠手拉肩扛,很少雇用民工。
据悉,1964年到1983年,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西勘生产上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资金来源由主管上级全额拨款。企业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式,专业设置上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察、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三大专业。陈志良介绍说,各专业分队都有各自的编号,1字打头是测量队,如101队,102队,就是搞测量的。2字打头的是工程地质队,水文队是3字打头的。
由于勘察与测量等专业的特点,西勘承担的大多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各下属单位多为流动性单位,阶段性的工作结束后即撤离项目现场,转入下一个工作。加之计划经济时期,西勘承担的多为指令性项目,和地方打交道较少,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也不太高,除了相关专业人士,社会上多数人并不知道西勘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很难记住这些单位。
就工作性质来说,几乎每项重大工程都离不开勘察和测量这些基础性工作。据介绍,西勘自成立以来,参与了许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比如上海宝钢工程地质勘察、辽宁本溪钢铁公司控制测量、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的煤基烯烃项目、山西铝厂、山东铝厂以及新疆石油会战中的塔中三井钻前基础工程等都是由西勘完成的,并成为国家或省部级获奖工程项目。
据资料介绍,1984年到1997年,是西勘进入市场初期阶段。1983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勘察设计单位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通知》,据此,1984年,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明令西勘实行自找任务、自主经营、自收自支、亏损不补、盈余按核定比例上交有偿服务。此后,西勘在被动接受指令性任务的同时,逐步开始面向市场寻找任务。在业务拓展上,虽然成立了岩土工程公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电子研究所等横向外延型生产营销实体,开始走出传统业务向新的经营领域拓展,但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和束缚。这一时期,西勘先后承接了青海钾肥厂(1984年)、甘肃白银大坝滩(1987年)、新疆塔里木石油工地(1993年)等工程和项目。
陈志良说,他随野外分队去过不少地方,陕西之外,甘肃、青海、新疆、山西、山东,甚至海南,他都去过。2011年退休后,与单位同事们时常也有联系。陈志良还是一位业余作家,他的词曲作品经常在西勘的院报上发表,歌曲《蓝天白云之恋》曾荣获“中国歌曲作词金奖”。
辉煌永继
岳浩淼是目前西勘二级生产单位的负责人,1992年大学毕业,学的专业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勘探行业。他说,勘察设计、岩土工程以及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施工是西勘的传统主业,也是西勘发展的立足之本。
据岳浩淼介绍,西勘是一个有着辉煌业绩和光荣传统的企业,技术优势在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都是非常突出的,是国家首批审查批准的综合类甲级工程勘察单位和壹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企业,拥有冶金行业、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四项甲级资质及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可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
西勘成立五十多年来,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阿根廷、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多年来共承担各类工业与民用项目两万余项,获得各类奖项180余项,其中条形装药开口爆炸破坏分区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金堆城钼矿木子沟尾矿坝工程(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金奖)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等8项工程研究项目或技术规程获国家级奖励。上海宝山钢铁总厂A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冶金工业部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中州铝厂赤泥堆场工程地质勘察(国家有色金属管理局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塔中三井钻前基础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等32个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优秀工程勘察奖。西勘主编、参编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更是多达43项。
岳浩淼进入西勘时,正值西勘进入市场初期。1998年,西勘开始实行新的经营机制,对原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新经营机制的主要特点,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结构变为“扁平式”结构;二是生产组织实行无边界组织模式;三是下放生产经营权,实行“分级分权管理”;四是管理费由定额上交变为定比上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五是院内部实行市场化管理。
西勘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仅以岩土工程专业1999年至2013年合同额、营业收入变化数据显示,1999年合同额、营收均不到2亿元,2013年合同额接近12亿元、营收突破10亿元。
西勘旗下的曲江国际饭店
2007年,西勘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企业开始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岳浩淼说,由于传统产业准入门槛低,市场容量小,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等劣势日益凸显,单纯依靠传统产业,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为此,西勘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方式的转变,力求实现多元化发展,抵御单一产业经营的市场风险。经过多年探索,西勘逐步形成了“做大做强主业,完善产业链,实现经济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思路。
岳浩淼介绍说,2007年,西勘首先启动了万通管桩项目和西勘综合楼(陕西曲江国际饭店)项目,同时组建陕西有色建设有限公司。西影路上的五星级涉外酒店陕西曲江国际饭店由西勘独资建设,而原本计划要在这里建综合办公楼,考虑到这个地段的商业价值,西勘抓住机遇,果断投资建设酒店。如今的陕西曲江国际饭店已成为西影路上的地标建筑。
最新资料显示,西勘现已成为一家注册资本5亿元,以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为龙头,以建材生产、酒店经营、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等专业为骨干,在册职工1812人,年总产值超50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目前,西勘下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有色西勘测试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有色建设有限公司、陕西有色万通建材有限公司、陕西曲江国际饭店有限公司、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2家子公司,并在全国多地设有分支机构。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百强。
据岳浩淼介绍,近年来,西勘在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他说,以勘察设计为核心的相关专业仍然是西勘的主业,并且相信这一传统专业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市场需求。
2018年9月,西勘与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重组整合,公司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岳浩淼说,未来的西勘将会为陕西和全国的发展建设、行业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 谢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