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十三五”期间,西乡的易地搬迁户为6479户、19375人,着成集中安置点133个,可安置5809户,目前,所有安置房全部建成达标,符合入住条件,并搬迁群众交付钥匙。
自2018年始,移民搬迁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建搬迁房向打造增收平台转变,以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汉中盛卓制衣有限公司白色厂房墙上,有十六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珍惜岗位,努力工作。
盛卓制衣上千平米的制衣车间里,一行行电动缝纫机摆放得齐齐整整,女工坐在缝纫机后面专心地工作着。有音乐在车间轻柔回荡,几乎听不见机器的噪音,完全打破了笔者以前对工厂车间形成的刻板印象。
“现在制衣厂有70名工人,其中20个是来自这个社区的搬迁贫困户。”制衣厂负责人介绍说。盛卓制衣是汉中市西乡县杨河镇拱桥搬迁社区的一家社区工厂,2018年9月份正式开工投产,是一家以外贸订单为主的制衣厂,从江苏西迁而来。
制衣厂的工人主要来自拱桥搬迁社区的居民, 工厂设有职工食堂,一餐只收1到2元,偶然有女工带孩子来吃饭,也不另外收费。对搬进社区的移民贫困户来说,“楼上生活,楼下就业”成为了现实。
社区工厂,移民搬迁的稳定器
盛卓制衣成立于2018年3月,年产规模可达60万件,产值7000万元。
3 6 0 0 平方米的厂房是标准化的, 地面刷着浅灰色油漆,每台缝纫机上面都有明亮的日光灯,每行缝纫机形成的操作区域两边贴有黄黑交替的胶条。有一条生产线打头的缝纫机斜上方挂着一面流动红旗,无声中透出该企业管理的规范与严谨。
“只有两个月的培训,能达到现在这样的程度很不错了。”盛卓制衣负责人满意地说。
制衣厂的工人均是从生手培训出来的,很多人以前没打工经历,从农田一脚踏进工厂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制衣厂实行计件工资制,平均月工资能达到3000元的水平。制衣厂要达到预定满负荷生产的规模,至少需要300名工人,现在连四分之一的水平都没达到,只好将一部分订单转给了西安一家制衣厂代为加工。拱桥社区移民安置点是2 0 1 2 年开始启动的, 安置点分三片、六期共安置了7 2 0多户。“十二五”期间安置的搬迁户以避灾为主,“十三五”期间的安置对象以易地搬迁扶贫为主,目前,易地搬迁贫困户为2 0 4户,占总量的28.33%。这个安置点大部分为集中安置,有少量的统规自建房,对40户特困群众实行免费迁入新居的交钥匙工程。
钟孝亮原住在高家池,天气好的话,在他现在居住的搬迁小区就能看见他以前家所在的那座山头,但走过去大约需要花一个多小时。他家原来的地退耕还林,改种了油用牡丹。他住的搬迁房属于交钥匙房,和女儿两个人只出资5000元,就拥有了一套不超过50平方米的房子,入住时房子已进行了简单装修——抹平了水泥地面,粉白了墙,灯泡也已经安好了,装上窗帘、添置家具就能入住。
钟孝亮的女儿现已成家,和丈夫两人一起外出打工。女儿会不时地寄点钱接济他的生活。平时,家里就他一个人,社区给他安置了公益岗位,橘色保洁员的工服就搭在沙发背上。
汉中盛卓制衣有限公司(摄影丨呼东方)
“ 我超过了6 0 岁, 公益岗只是临时性的。” 钟孝亮和常规保洁员不同的是,不用天天上岗,有需要才会干一下,所以收入不多,聊以补贴家用。毕竟搬到现在这个社区,吃菜什么都要买,以前居住在山上能种点小菜,日常花费少。尽管如此,钟孝亮也笑着承认“住在这比上头好”。盛卓制衣的门房师傅马大爷是拱桥当地人。他以前在无锡打过工,长达七八年,因为一次交通事故腿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回家后靠一个小三轮车在街上揽零活挣点小钱。2018年9月,家门口迁来了工厂,他受照顾进厂当了门卫,一个月能有1500元的工资,工作不算太劳累。老板夸马大爷干活实在。
“现在就算下雨,也不用走泥路了。”马大爷说,“镇上引入工厂后,道路都硬化了,比以前方便了很多。”2018年,引进社区工厂成为移民搬迁工作的重点。西乡县利用双创政策,以及苏陕合作的机遇,在杨河镇拱桥搬迁社区成立了创业孵化园,目前引进了三家企业,除已投产的制衣厂外,还有蜂蜜加工企业以及绣花厂,三家企业概算总投资1718万元,预计年产值9800万元,利润936万元,可为本社区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
拱桥搬迁社区在一开始建设时, 就配套建有三层建筑面积为1290平方米的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妇女儿童之家、卫生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以及医疗、教育、通讯、卫生、购物等诸多公共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社保、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外来人口管理等服务,争取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
高土坝社区
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建厂
新房建好了,搬迁不难,难的是搬出来后,离原来的土地远了,移民吃饭谋生问题怎么解决?
2017年9月,西乡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周边兴办社区工厂,促进搬迁户和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解决移民搬迁后续就业和农村“三留”问题,带动全县产业发展。
县政府组织移民、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选定在高速、国道、县道沿线和县城周边的杨河拱桥、高土坝、堰口集镇等1 1 个大型移民安置点, 一边落实建厂地块,一边摸排劳动力资源、外出务工技术人员的情况,并拟定了投资项目的类型。利用东西扶贫协作机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招商新思路,在11个大型移民安置点规划了18个社区工厂,总投资达2.6亿元。工厂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解决2000余名搬迁群众和1000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为了将社区工厂建得既好又快,西乡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任组长的社区工厂建设指挥部,制定了社区工厂建设管理办法, 规范组织实施。国土、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开辟用地、立项、规划等项目前期手续审批绿色通道,为厂房建设的顺利推进和项目快速投产见效创造了条件,已投产的社区工厂平均建设时间仅为五个月。在建设办法上,采取国有公司承建和项目选址所在地镇办组织建设的方式,建成后交国有公司管理经营,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企业用工上,优先录用就近就地的移民搬迁群众和贫困户劳力,所需技术工人提前培训学习,实现建成即投产;对贫困群众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给企业每人1000元的补贴,提高企业接纳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为鼓励外来企业投资,西乡县还推出两年内免房租的优惠政策。
“社区工厂的房租每年每平方米只收60元,只是东南沿海地区厂房房租的四分之一,但要求员工的6 0%是搬迁户。”西乡搬迁办主任李晓宏介绍说。
汉中雅蔻雨具制品有限公司是从江苏招商引资到高土坝社区的企业,于2017年投产。开放式的厂房,按不同工序进行了区域划分。装伞骨、固定伞骨因为是纯手工性工序,所以这两个区域工人最多。
2014年,郎大姐从大河镇搬到高土坝社区,她是厂里招收的贫困搬迁人员之一。社区没工厂时,她只是在家带孩子。伞厂一投产,她就来伞厂上班了。笔者仔细观察了她的工作,她用缝衣针固定伞骨与伞面,一把伞有40个固定点,每做一打(1 2把)能有9元的收入。一个月能赚到20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上学的儿子,她很满意。
“手快的人一天能固定100多把伞。”高土坝社区主任李叶指着伞袋缝制区介绍说,“缝一个伞袋3元,熟练工一天可以做30来个。”
伞厂以女工为主,实现计件工资制,最高收入可达每月5000元,平均一个月2500元是有保障的。伞厂用工比较灵活,社区居民也可以将活领回家做。
高土坝社区同时还引入了家具建材有限公司以及松花变蛋厂,均已投产。三个社区工厂总投资6820万元,年产值达1.436亿元,带动150户搬迁户7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户18户22人,平均人均增收2万余元。
一些年龄大的人,可在周边园区干除草施肥之类的农活,在“十二五”期间建高土坝移民搬迁社区时,就通过土地流转,在社区周边建有花卉苗木基地、观光茶园以及大棚蔬菜园。原居住地的林地、耕地,实行土地流转后还可以有一笔流转收入。
社区工厂的招商,一是要求没污染,二是要求劳动密集型,纯手工最好,这样可以增加就业人数。由县移民办牵头,组成由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参加的3个工作组,对全县3 0 0户以上移民安置社区进行摸底调查,对2 3个已建成移民安置社区制作了招商引资宣传画册,并积极向外推介,利用“西乡县·启东市对口协作”契机,承接启东转型升级的用工密集型企业来西乡投资建厂。截至2018年底,社区工厂已有12个建成,3个在建,2个规划中。
依托旅游,创业带动就业
西乡县骆家坝镇位于西乡的西南部,地处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带,是汉江最大支流马河的源头。
骆家坝距县城4 5 公里, 从县城出发沿茶园专线即可抵达。沿河两岸而建的石板街道狭窄而弯曲,古镇民居兼具陕南及巴山民居的特色,户与户之间有风火墙相隔,木门、木窗上有着精美的木雕。笔者去的那天下着小雨,在如纱般薄雾环绕下,水乡古镇格外宁静。
“ 这个镇之所以能保存下来, 与建这个景区很有关系,否则就被别的镇合并了。”骆家坝镇镇长杨先勇说。
自明代以来,骆家坝就是陕西入川的重要驿道,镇上保留有明清古街道。2012年始,以骆家坝老街改造为突破口,依托陕南移民搬迁、秦巴片区扶贫综合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等项目,骆家坝开始向休闲、养生、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小镇方向转变。目前,骆家坝集镇3.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新街道以及移民搬迁建房相结合,都按古镇原貌修建。
在牧马河右岸的街道上,住有1 0 0多户移民搬迁户。“十二五”期间的搬迁户主要以避灾、生态为主,少量的贫困户,也不是现在所特指的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
小马在古镇街道开有一家餐馆, 以前他在深圳酒店当厨师。2014年,从回龙搬到镇上后,他和妻子选择回镇上创业。儿子现入托镇上的幼儿园,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生活,其乐融融。如果还在深圳打工,就只能把儿子留给父母带。
每年3月到1 0月,随着小镇旅游旺季的到来,餐馆也开始忙碌起来,平均日营业额为1500元左右。旺季需要雇服务员,一天给服务员支付大约100元左右的工资。到了淡季,他的一项补充业务是对外承办酒席。
高土坝社区广场上的毛主席批示雕塑
“易地搬迁户大多居住在山上或交通不便的地方。”杨先勇介绍道。搬迁户不仅出行困难,也难以发展产业,农产品很难卖出去。很多成年男子因居住偏远,娶不到媳妇。由于眼界不广之故,也很难自力更生摆脱贫困。
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厚重的红色文化,是骆家坝的三张名片。近些年来,骆家坝镇通过创建“省级生态镇”,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 0 1 6年3月被授予了国家AAA级景区,同时,被命名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
2017年,骆家坝镇投资8490万元进行了三大类、19项建设项目,在全省文化旅游名镇位次由31名提升至21名,前进了10名。
2 0 1 8年是骆家坝景区向国家A A A A级旅游景区冲刺的关键之年。围绕景区软硬件建设,西乡县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为吸引外来投资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领导小组,其项目由专人负责落实。加大文化遗产、历史民俗、生态山水多元发展投入力度,重点引资开发钟家沟、李坪、牧马河漂流、金家洞、牛背梁、回龙大峡谷等旅游资源,以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为解决交通网络大环线问题,加速对红二十九军革命旧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钟家沟到马儿岩红色产业发展路线建设。
骆家坝镇“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共计4 4 0户、1 3 9 6人,全部为集中安置。除了在“十二五”期间建的4个安置点续建之外,又新建了2个集中安置点。搬迁户均安置在骆家坝景区的相关景观节点上,可选择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有经营能力的可以选择创业,创业者又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镇政府每年都为搬迁户开展技能培训, 已累计培训一千余人,主要培训厨艺、手工艺、制茶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让搬迁户迁入新居后不再依赖土地,凭一技之长吃旅游饭。目前,骆家坝镇由搬迁户开办的农家乐达38家,土特产商店4家。
对于习惯农作的人,各安置点周围还配套有茶园、食用菌园区、茶叶加工厂等集体经济组织,搬迁户可选择入股,也可以到集体经济组织务工,以增加收入。
“ 搬迁后居住在人口集中的镇中心区域, 让他们的思维和观念得到了提升,对脱贫有很大帮助。”杨先勇认为,观念对脱贫的作用不容小视。
高土坝社区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
有归属感,才住得舒心
“搬迁后最难的另一个问题是后期管理,比如,村委会选举,居民的合疗、医保等社会公共管理。要让移民住的安稳、舒心,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均等的公共服务,让他们有归属感与融入感。”李晓宏分析说。
西乡县高土坝搬迁社区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这个社区是陕南“十二五”期间建的一个移民搬迁社区,五年累积搬迁了1012户、3336人,其特点之一是面向全县接纳搬迁户,跨镇安置户有386户,还有85户属于外县来的投亲靠友搬迁户。
移民社区内一幢幢楼体上, 刷着源自《诗经》《论语》《春秋》等传统文化经典名句, 社区中心的工匠广场,四周立有蔡伦、毕昇、鲁班等大师级工匠的塑像。
按照统一规划、一张蓝图建社区。早期的搬迁房采用宅基地形式,在主街道两边形成联排二层小楼。后来,为节约土地开始建楼房,目前,14栋楼房共计安置了460户。高土坝小区有功能齐全的公共设施。首先,有完善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整合项目,科学设计,合理使用小配套资金,确保安置小区内道路硬化,供排水、供电畅通,绿化、亮化到位。在污水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小区的做法也很有创新性。
实施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通过农户集资、争取项目等方式筹资207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8亩、日处理能力210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场,铺设污水管网2574米,对生活污水采用“无动力多级厌氧复合式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农户污水-管网收集-小区化粪池-管网-厌氧池-人工湿地- 鱼塘- 苗木灌溉) , 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尾水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做到生活污水的生态净化、循环利用。针对个别分散户,通过户建三格式化粪池,或采用“庭院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从源头上根治了污水乱泼乱排的行为。
生活垃圾全面推行“ 农户分类、定点投放、村统收集、分级联处”模式。建成垃圾收集房2座、建筑垃圾填埋点和有机垃圾堆肥点各1个,成立社区环卫保洁站,配备保洁员15名,设立有毒有害垃圾储存间1个,配置分类垃圾桶30个、公用移动式垃圾桶10个、人力垃圾清运车4辆、机动垃圾转运车1辆,做到了垃圾处理设施和保洁范围全覆盖,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日产日清。
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推行社区物业化管理,维护社区卫生状况,代收垃圾清洁费、电费,方便居民生活。尽管是一个农村社区,但干净整洁程度与城市无异。
社区还整合教体、民政、卫生、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配建了社区服务中心、休闲广场、自助银行、超市、标准化幼儿园、小学、文化站、卫生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公厕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场所,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高土坝社区音乐喷泉文化活动广场
社区服务中心配有7名工作人员,实行常住坐班制,为搬迁户提供合疗、养老民政救助等便捷服务。2014年,他们创新出了网格化管理制度——将社区划分成6个网格、16个片区、220个楼栋网格,依托社区党组织链条,实行党总支书记负责社区、支部委员负责片区、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院落家庭,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的管理方式。
2016年3月的一天,4号楼某户居民告知正在辖区巡查的第6网格员李梅,家中购买的装修电线被盗,李梅迅速记录于民情日志并联系社区派出所调查取证。经反复排查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追回所盗电线并在第一时间返还失主。5月上旬的一天,突然冰雹来袭。社区三组留守老人王正春家屋顶瓦片被吹落,屋内多处漏雨,地面积水已达10厘米。情急之下他拔打了村党支部书记袁久峰的电话,十分钟后,袁久峰用私家车把王正春和老伴送到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休息,并组织人力对其房屋进行修缮。
2016年,高土坝社区被列为全省移民搬迁现场会观摩点之一,同年被省财政厅授予“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示范试点社区”,其探索出的三精管理(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经验已在全省推广开来。
近年来,西乡县按照新型农村社区标准,整合汉江综合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等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小配套建设,将搬迁安置房屋与水电路讯、绿化亮化等同步建设实施,使得安置点功能不断完善,提高其承载力和吸引力。在安置点配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在3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全面推行“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灶、改厕)、人畜分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收集等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在具备条件的百户以上移民安置点创建标准化社区,健全社区管理制度,创建物业管理办公室,推行居住证制度和网格化“ 民情直通车” 管理。以基层社区为依托,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在移民搬迁社区科学建立四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使基层的问题从单纯依靠基层力量解决变成统筹协调各层级力量和资源协助解决,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
易地搬迁一直坚持“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原则组织实施,群众搬迁意愿又是动态变化着的,有放弃,有新增,搬迁贫困户家庭人口也在增减更新,导致易地搬迁对象和规模无法固定,这就要求移民搬迁的精细化管理不能停留在静止状态,应按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截至目前,西乡县移民搬迁安置房全部建成达标,也符合入住条件,但集中安置部分实际入住率只有39%;分散安置入住率高一些,达到了5 4%。实施鼓励入住等奖励办法,固然能起一定作用,但真正让搬迁户从“要我搬”到“我要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移民搬迁后的就业问题,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更新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对未来收入有足够的增长预期,对新生活有足够的信心,只有如此,搬迁这一脱贫手段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本文图片由高土坝社区提供,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