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党史提供了根本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与不同时期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正确认识密不可分。这些正确认识源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之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有关三农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必要条件。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到,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在一个农民数量占绝对多数的国家,仅仅靠几百万工人阶级,是无法摧毁一个旧世界的。只有放手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依靠工农联盟,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毛泽东同志在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中,为农民运动正了名,正确地指出在当时的中国,农民问题是解决一切中国问题的根本,而只有解决土地问题,才能解决农民问题,从而将革命引向了正确的方向。在土地革命的大潮下,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成为革命道路的坚定拥护者和支持者。中国共产党也依靠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战略,成功地打败了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到,在一个强敌环伺,首先要考虑生存问题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发展的国家,只有依靠农业的剩余,才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个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农民做出了巨大的奉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探索既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存在急于求成的认识上的误区。不过,党在建设时期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的不断探索,也从正反两方面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到,在农村自发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全国逐渐推广了这一制度。农民在重新获得土地使用权之后,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潜能,粮食连年增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从而使中国迅速摆脱了贫穷落后温饱不足的面貌,走上了小康之路。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农村改革的成功也影响了城市等其他领域的改革,使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遍地开花结果,促进了我国市场化改革转型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使每一个农民摆脱贫困,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实施了一场力度空前、规模空前的脱贫攻坚战,使我国率先十年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中的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总之,通过党史学习,我们了解到,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重要体现;而继续坚持这一正确认识,恰恰也是“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关键。
作者简介
于宁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