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中国 >> 正文
【《新西部》】建党精神谱系的有生力量
2021-08-30 14:46:02 来源:《新西部》杂志 2021年第7期

◎张艳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要地总结和精辟地概述了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伟大成就和建党精神,为我们认真学习党史、深入认识党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文献和思想指引。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党对文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贯穿百年浩荡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投身党和人民的事业,汇入党和人民的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扬革命理想中,中国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的紧密参与者,中国文学基本上勾勒出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与精神演变。其中陕西作家群体更是以创作出代表一时期艺术高度、思想深度的优秀之作,成为书写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有生力量。

“延安精神”是陕西文学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传承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并号召全党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不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谋求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广大中国人民培育出了极其丰厚多元、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始终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支柱。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信念激励下,四万多热血知识青年,在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会聚到革命圣地延安。这群满怀一腔爱国热血,背负行囊,投奔延安而来的知识分子中的文艺资源,在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去了北京,另一些人如柯仲平、戈壁舟、胡采、杜鹏程、王汶石、胡征等人以西北文联为中心保留在了陕西。他们曾经是革命斗争的参与者与亲历者,也是思想深刻,文学修养深厚的文学家,更是宝贵的延安精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延安精神不仅仅是政治精神,也是一种文化精神。正是因为陕西的这一代作家,延续延安时期的文艺传统,借助延安文艺的资源和助力,将自己多年扎实的生活积累,倾其心力,精益求精,投入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之中,才得以形成独具魅力的陕西文学,“塑造为人民造福,使大地生辉的一代英雄的形象”。(杜鹏程语)

陕西的文学艺术家,在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置身的时代,已经做出了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贡献。在百年中国发展变革的各个重大历史时期,陕西作家从未缺席,他们总是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将要发生的变革,急切地呼唤着新的时代的到来。“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依托于这样的时代,植根于这样的生活,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方式而精心创作出来,塑造的“一批又一批经典艺术形象”,鲜活而生动,作为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的英雄人物的代表,都具有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基本要素,以他们的行为方式诠释着光荣而伟大的建党精神。

如描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生活的,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这部长篇小说以解放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英雄连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以主要人物周大勇的英雄事迹为中心,围绕西北战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浴血拼搏,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连长周大勇和团政委李诚,是浓墨重彩塑造出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描写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生活,杜鹏程又创作了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这是新中国五十年来工业题材创作中的优秀之作。小说通过铁路建设工地的一个横断面,描绘了经过战争洗礼的人们在和平建设事业中所经受的新的严峻的考验。

另一位在新中国文学史上以短篇小说奠定其地位,而且对新时期陕西中青年作家群体都或多或少造成影响的作家是王汶石。作为延安直接培养的作家,王汶石的创作受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深度影响,在作品中歌颂新社会、新农民,是他始终不变的主题。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沙滩上》《新结识的伙伴》,长篇小说《黑凤》,塑造了陈大年、吴淑兰、张腊月、黑凤等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读者耳熟能详的重量级作家柳青,扎根皇甫村十四年创作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而描写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的,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长篇小说从全局性和整体性反映了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年。作品中积淀了太多当代社会变革的信息,塑造的孙少平和孙少安,他们追逐梦想的信念坚不可摧、乐观向上,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作品里可以找到精神上的共鸣。

“以人民为中心”投入创作的陕西作家

从延安时期就确立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早已深深渗透在陕西作家的观念和创作中。这种宝贵的文学精神,又薪火相传给了陕西第二代第三代作家,使得陕西文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再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陕西当代第一代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坚持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观,创作的作品均表现着时代精神,或者具有时代感。将时代精神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如何反映所处时代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就是要求作家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经过学习、观察、体验、研究,获得无限丰富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素材。

▲陕西文坛先辈(左起杜鹏程,胡采,王汶石,李若冰)

陕西当代的第二代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他们的创作分别代表了自己时代写实主义写作的最高水平,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们长期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创作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贾平凹就此总结说:“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就是我们的命运,这种命运也决定了我们就是这样的文学品种。也就是说,我们是为这个时代、社会而生的,它只能以手中的笔来记录、表达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它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英年早逝的路遥,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九年了,但仍然被读者怀念着,而且随着他离开的时间越久,他的作品愈来愈有生命力,形成一种文学现象。青年时期的路遥,将柳青视为他文学的导师,他将柳青的《创业史》阅读了七遍。路遥为柳青对文学事业宗教般意志折服,更为柳青全身心地为人民而写作的精神由衷的敬佩:“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我们大家不一定都能采取柳青当年一模一样的方式,但已故作家这种顽强而非凡的追求,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尊敬和学习的。”(路遥语)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具有相当一致的精神:“城乡交叉地带”的社会底层生活成为路遥反映的共同内容。路遥以一个劳动者的立场,去体验农民“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身份去平视乡村,描述他的父辈和兄弟姐妹的现实生活。在路遥创作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物都有原型,也就是说它逼近生活的真实。在动笔创作这部长篇之前,路遥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准备,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回到陕北体验生活。路遥的体验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身体力行。他在山上放过羊,在田野里过过夜。在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体验生活时,他和矿工们一起下矿井劳动,与矿工交朋友。面对最朴素的人,路遥坚守最基本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用最朴素的写法,表现最真实的世相,正是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注,才使他获得更多读者的尊重。

与路遥一样,青年时期因为阅读《创业史》而结识了柳青的陈忠实,早期的创作实践受到柳青创作影响很大。

陈忠实虽然没有像柳青一样,将户口迁回老家白鹿原下的西蒋村,但是从1982年11月调入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之后,十年间他一直没有离开过白鹿原下的西蒋村。回眸过往岁月,陈忠实深切感受到,他在农村的岁月,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对中国农民、对中国农村的理解和了解,正是那些年完成的:“回想起来,自己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自幼就上学,一直上到成年,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仅仅是一些表象而已。真正对农村,对农民有一点了解,那还是在公社工作的十余年间。这段生活是难忘的。如果没有这一段生活阅历,很难想象我能写出现有这些作品来。”的确,陈忠实五十年的农村生活,为《白鹿原》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奠定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陈忠实是在白鹿原上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1985年,贾平凹、路遥、京夫、陈忠实等人于榆林红碱淖留影。

贾平凹堪称中国文坛最勤奋,创作上也最富有变化的作家,但是贾平凹对家乡的热爱和长久的注目却是从没有过改变。家乡商州的一草一木给贾平凹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商州柔美的景色和朴实善良的人们,也赋予了贾平凹创作的灵感和诉说的冲动,贾平凹一次次出入于这片他热爱的商州土地,近距离地关照着乡村的细微变化、乡村的有关人物和风情,一点一点讲述着乡村文化中的神秘与灵性。“陕西上两代作家,他们作品之所以优秀,就是深入现实,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气息,这种气息虽然没法定义,但是能感受到,有了这种气息,作品才可能深刻和有趣。”(贾平凹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文艺思想路线,坚持社会主义精神,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真义,在追求艺术理想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陕西第四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陈彦,是陕西第三代作家的突出代表,他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篇小说《装台》,写出了一群给舞台装置背景的普通人生活的含辛茹苦,也写出了他们的相互温暖,他们的灵魂和神采。

陈彦说:“作为创作者,我深感深入生活,扎根土地、扎根人民的重要。几十年的创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哪一块儿生活琢磨透了、烂熟于心了,在那里下手,必有所成。相反,哪儿热闹往哪儿钻,见别人在那儿秋收满满,立即扑进去手脚并用,往往别人收获的是金子,而自己打捞起来的却是砖头。作家、艺术家要有自己长期深耕的土地,只有像农民参透了他家园的古往今来,才可能深刻认识天象、气候、耕地、人畜的习性与脉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在文学创作中,只有在情感上将人民视为父母、视为姐妹兄弟,视为生死攸关的自家人,精心描写每一个人物,真诚尊重每一个人物,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情,作品也才能真正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学陕军”的后备军,要努力继承发扬老一辈“文学陕军”创建的陕西文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文学理想,在浮躁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葆有定向与定力。自觉加强思想和文学修养,在生活与创作历练中主动调整,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关心人民生活,观察时代,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创作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困境。积极进取,追求进步。努力写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不负文学,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作者简介

张艳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王顺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