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中国 >> 正文
习近平治国理政:用中国梦建构执政话语体系
2016-01-26 10:16:12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着眼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新观点,构成了丰富完整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国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主要从话语角度分析中国梦,从中可以观察出习近平执政话语建构的基本特点。

一个执政集团能否获得民众广泛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集团是否有凝聚人心的目标和理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极富感召力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种执政话语体系的“目标设定”,中国梦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占据价值制高点。在国内,中国梦展现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以中国梦这一“最大公约数”来凝聚人心,汇聚正能量;在国际,中国梦主要被诠释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国际上总有一些人宣扬“中国威胁”论,妄言中国坚持“国强必霸”的逻辑,一些西方政客用“修昔底德陷阱”来“解读”中国未来走向。强化中国梦的和平发展的属性,就是回击抹黑中国的错误认识,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度。习总书记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第二,打牢理性的支撑点。一种执政话语体系要获得民众认同,不仅需要价值吸引力,还需要科学性。中国梦的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趋势,符合人民利益,具有反映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它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国梦的历史缘起,是实现中国梦的丰厚资源。但更为重要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面对民族屈辱展开的抗争构成了中国梦深厚的“历史逻辑”。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人就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原动力。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中国梦是贯穿近代中国的核心线索和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梦,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的提炼和概括。中国梦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从1840年算起,到1949年,中国人足足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梦想。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梦想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构成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梦不是建立在浪漫主义上的,而是以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为基础的。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梦想,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们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之所以说,中国梦不是虚幻的,还在于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找到了一条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将中国道路涵盖其中,实际上是切中了当代中国现实及其不断发展的“实践逻辑”。

第三,抓住大众宣传的特点。中国梦用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诠释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与民众的实践诉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切实增强了执政话语体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执政党的意志和价值观深入人心。其一,在内容上,中国梦摆脱抽象空洞的教条,贴近百姓的生活世界和日常需求,成为人民群众“生活逻辑”的真实表达。中国梦之所以是人民群众拥护的“新话语”,就在于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关切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二,在形式上,中国梦摆脱了“曲高和寡”的概念化形式,采用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流话语不仅要提升理论说服力,而且要通过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它,将“理性话语”转化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感性话语”、“大众话语”。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通俗化的要义,通过中国梦这样的群众语言,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作者: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唐爱军

(责任编辑 姜丹)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