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食品车间,工人正在生产中药代泡茶。
近年来,丹凤县紧紧抓住发展中药材产业这一机遇,以苏陕协作为契机,抢抓东西部产业转移机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引进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项目,实现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连日来,记者深入采访,感受当地企业、种植户等在项目带动下,齐心协力奔赴美好未来的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李欣泽文/图
8月的丹凤县,一个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黄精、五味子、黄芩、山茱萸等茁壮生长。成熟后,它们将被制成片剂、汤剂、食品等,广销海内外。
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新雨丹产业园”)是丹凤县中药材产业的“主力军”之一。在苏陕协作主导下,园区建成800平方米中药材检测检验中心、2万平方米国家级中药材储备库、2385平方米智能煎配运营中心、4800平方米中药材收储加工车间,一体化打造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仓储、销售、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雨丹协作共建“飞地园区”
丹凤县位于秦岭南麓,有天然药库、山茱萸之乡、优质天麻之乡的美誉,但是中药材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不能规模化发展。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联络组(以下简称“雨丹联络组”)积极搭建合作桥梁,先后5次邀请知名企业和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专家来丹凤考察。
很快,雨丹协作的设想付诸实施——南京金缘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在丹凤县成立陕西新雨丹中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新雨丹产业园。雨花台区和丹凤县实现共建“飞地园区”。
“为让产业园项目尽快落地,丹凤县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每周深入项目工地不少于2次,现场交办土地手续、环评等重点工作,了解企业诉求,指导项目科学调度、统筹推进,全力以赴促开工、保进度。”雨丹联络组组长、丹凤县委副书记薛伟说。
该产业园项目2020年7月启动,2021年10月底一期建成,占地52亩,2022年3月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2022年4月投产。产品很快得到业界和市场认可。产业园成为商洛打造“康养之都”的重要阵地,建设的陕西(商洛)中药材物流基地、国家级中药材储备库相继通过相关部门认证。
项目一期建成后,南京企业感受到了丹凤县良好的营商环境,又投资3.768亿元建设占地90亩的二期项目——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食药园。二期项目2022年11月启动建设,计划今年10月底前全面建成,增加了功能性食品生产线、医疗器械生产线、中药制剂生产线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8月1日,在新雨丹产业园内,一条条水泥路面光滑平整,一栋栋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2023年产业园实现工业产值1.26亿元,销售收入6600万元。2024年目标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8000万元。产业园可带动300人稳定就业。”陕西新雨丹中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华说。
新雨丹产业园强劲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丹凤县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决心。
近年来,丹凤县创新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协调服务,完善要素保障,中天禹辰无人机制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山水致诚肉类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截至6月,35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已开(复)工33个,开(复)工率94.28%,前期手续已办结项目31个,手续办结率88.5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2%。
把群众牢牢“嵌”在产业链上
7月30日,丹凤县庾岭镇街坊村村民周文贵在自家中药材种植基地里,给正值生长期的黄精除草。他说:“我种了70亩黄精,在陆续成熟。成熟的都让新雨丹产业园收走了,挣了70多万元。”
在丹凤县,像周文贵这样受益于中药材种植的农户共有3.3万户,年均增收3万元。周文贵说:“药材收益有保障,种着很有信心!”这得益于新雨丹产业园大力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产品,让农户不愁销路。
“新雨丹产业园以不低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兜底收购农户的中药材,不断吸纳村集体和个人加入产业体系,构建了商洛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经营模式,为丹凤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有利于解决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的一系列问题。”丹凤县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刘海锋说。
2019年以来,新雨丹产业园先后与12个镇(街道)、20余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86个营销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发放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50余万元,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万余亩,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27万亩,3000余户农户人均年增收约5000元,有效保障了商洛及丹凤特色中药材的供给,使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为了将农户牢牢“嵌”在中药材产业链上,丹凤县引导企业走出质量与效益双赢的路子。雨丹联络组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为新雨丹产业园发展“把脉问诊”,引导产业园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让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
解决了中药材源头问题,生产、仓储、销售环节的问题也各个击破。
产业园内,智能煎配运营中心、普通饮片生产加工车间、趁鲜加工车间等的建成保障了中药材生产,国家级中药材储备库可储存药材5万吨。“产业园已获商务部备案,拥有陕西省首个民营国家级中药材战略储备库,填补了商洛中药材物流基地和国家级中药材储备库的空白。”刘海锋说。
“我们在饮片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与安徽、江苏、四川等地的中药材饮片公司、制药厂、中医院、中药材交易平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童华说。
为确保“秦药”质量可追溯,丹凤县推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赋码、统一销售等规范化生产模式。预计未来5年,新雨丹产业园将占商洛70%以上的中药材市场份额。
人才科技撬动产业升级
7月以来,新雨丹产业园中药饮片销售业务员李超超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客户不断沟通,让客户选择园区的自主品牌养生花茶。
李超超说:“目前沟通比较顺利,客户对产品比较感兴趣。我们正在积极邀请客户来厂参观考察。”
李超超是丹凤县人,2022年大学毕业,了解到新雨丹产业园的人才引进政策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他说:“目前每月收入6000多元,随着业务熟练度上升,我的收入也在增加。这里工作氛围好,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新雨丹产业园不仅为当地优秀大学生提供返乡就业的平台,还在丹凤县的帮助下,组建了新雨丹中药材博士(专家)工作站,打造丹凤县中药材行业人才聚集高地,柔性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组织专家联合研发突破中药材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栽培及产品开发、林下中药材种植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雨丹在科研创新方面再次“携手并进”。
“产业园创建了新雨丹中药研究院,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中草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作,形成了良种选育、药材种植、新药及健康产品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涵盖中药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体系,搭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童华介绍。
目前,新雨丹中药研究院共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7人,高校兼职导师6人。研究院耗资500万元打造检验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23台全球技术领先设备,2021年获批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校外实验基地,承担中药新药的中试研究任务和校外实验活动。
新雨丹中药研究院院长刘艳华说:“园区坚持科技研究和创新,在推动产学研高度结合的同时,促成科技成果在产业园快速转化,实现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新雨丹产业园对丹凤县资源利用程度高,既拓宽了本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实现渠道,又有利于提高县域中药材种植能力,带动农户成为‘产业工人’。”薛伟说。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