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后,新疆开始忙于和残存在土壤中的塑料薄膜“开战”:3800万元专项资金被用于回收废旧地膜,农户使用政府指定的合格地膜,就可获得补贴。在这个中国最大的节水农业区域,治理农田“白色污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垃圾堆”上种地
4月正是新疆春耕大忙之际,玛纳斯县农民肖付林却不得不时常停下拖拉机,清理犁铧上缠绕着的废旧地膜。30年前,正是使用了这种白色塑料薄膜,让他家40多亩棉田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而如今,埋在地下的残膜已经逼得他不得不在满是残膜的土地里种庄稼。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说,农田地膜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大规模应用,带来的污染问题也特别严重,不治理就无法继续正常农业生产。
在过去两年中,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新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田平均每亩地膜的残留量已经达到了16.8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到五倍。
“这已经是在垃圾堆上种庄稼了!”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里的永久垃圾。
更多危害尚未显露
有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这种污染还具有累积性,随着地膜残留在土壤里逐年累积,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严昌荣说,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据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
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后果却难以估量。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新疆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后果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和覆盖较大范围的跟踪调查研究,因此,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治白”路漫漫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在过去两年中,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在一些县市进行了试点,其中,每年向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尉犁县投入340万元,绝大多数用于对当地14万亩实验示范基地进行地膜补贴,鼓励农民使用较厚的地膜。
从今年开始,新疆投入3800万元实施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首批有12个县市被纳入试点范围,在示范区严格使用标准,引导农民采用厚度0.01mm以上的地膜,禁止厚度小于0.008mm地膜的应用。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
然而由于这一政策的覆盖范围过小,数千万元资金所起到的辐射作用也依然有限。另据一些由国家补贴数百万元,刚刚建起来的地膜回收企业反映,由于农民缺乏积极性,企业普遍“吃不饱”,使得这一农田清洁工程面临尴尬境地。
对此,专家和基层干部提出,治理“白色污染”必须从根源上入手,从改变农民对地膜的使用“惯性”上入手,特别是治理资金的投向必须要有示范带动效应,否则治理“白色污染”难有收效。他们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工作是尽快修改或重新制定地膜生产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