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1月26日电(记者李亚楠 姜辰蓉)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石峁村,从2011年开始挖掘到现在已有8个年头。这是谁的城?这是座什么样的城?这些问题从石峁遗址被发现以来,专家和学者对此的讨论就从未间断。
“石峁遗址8年来的很多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座位于陕北高原上的石头城,在4000年前是一个等级分明、‘万邦来朝’的都城型城市,而石峁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就是统治阶层或者王族居住和宴饮的场所。”石峁遗址考古队队长邵晶告诉记者。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龙山时期至夏阶段的遗址,占地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雄踞在苍茫的陕北高原上,分外城、内城以及核心区域皇城台。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石峁遗址是河套地区东部龙山时期上百座石城中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从城址面积和规模看,石峁城在4000年前应该是这一区域内的王城。“从考古的方面去解释,我们认为在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出现之前,在中国河套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早期国家的都城遗址。”邵晶说。
记者在石峁遗址看到,整个遗址的分布从外城到皇城台呈阶梯状,皇城台位于地势最高处,考古队这8年来主要对这一区域进行了发掘。“皇城台应该是依托自然的山体,从地面的河沟起,一层一层用石头包着夯土垒起来的,最高处有70米,”邵晶介绍道,“皇城台不仅建在地势最高处,采用的还是覆斗状或者说类金字塔状结构,这些都是历史上统治阶层或者帝王的象征。”
此外,皇城台出土的文物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一类是卜骨、陶器、少女头骨等带有祭祀性质的物品,一类是来自其他地区的扬子鳄骨板、鸵鸟蛋壳、水晶、海贝等稀有物品。“用现在的话说,这应该是4000年前贵族阶层之间的奢侈品交换,这也侧面印证当时的统治阶层政权非常稳固强大,足以支撑石峁先民活动范围如此广泛的物质交换。”邵晶说。
皇城台最高处有70多米,出于对遗址保护的考虑,考古队8年来只挖开了15米,但这也给了考古界足够多的惊喜。考古队队员赵向辉讲了其中一个有趣的发现,从皇城台挖开的区域内总共清理出2000箱动物骨头,其中大多数是羊骨,“根据估算,4000年前仅这一区域就屠宰了大概几十万头羊,这么庞大的数量应该大多用于祭祀和宴饮。”
另外在皇城台区域,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针孔只有头发丝般粗细的骨针、纺轮、麻布以及口弦琴、笛子等骨制乐器。在陶器中,他们还检测到了酒的遗存物。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邵晶描述了石峁先民的社会形态:“我们可以想象,4000年前,石峁这里有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等级分明的部族,城市建筑整齐坚固,人口众多,手工业相对发达。王族就居住在70米高的皇城台上,周围的小部族会进贡一些稀有物品,王族也会举办大型宴饮,烹牛宰羊、觥筹交错,招待远道而来的部族首领,应该也是一幅‘万邦来朝’的盛世图景。”
邵晶认为,石峁遗址的发掘将是一个百年工程,它会带给世界越来越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 石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