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陕西首次发掘明代土洞式佛窟遗址
2018-08-27 14:52:09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17年10月下旬至12月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绥德县文物旅游局、绥德县博物馆的协助下对绥德县满堂川镇圪针湾村螺丝疙瘩山修筑生产道路时发现的佛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礼佛窟2座、龛式窟3座、僧房窟1座。洞窟均坐北面南,系开凿于黄土断崖上的土洞窟,自东向西排布,编号依次为K1~K6。

K1位于最东侧,进深5米。此窟平面呈前部略窄收的梯形,顶部早年完全坍塌。后部壁龛中下部大体完整,龛下的石板土床、泥灶、踩踏地面保存较好,该窟出土少量陶器和砖瓦残块,其中可复原陶盆1件。

K2、K3、K6为小型龛式窟,保存状况较差,从残存后壁可以看出上部皆呈拱形,后两窟内发现有石质造像龛、圆雕石造像、泥质塑像头部、石供器等共计10件遗物。K3底部原本铺石板,放置有5件石刻、1件泥塑。其中,造像龛3件,造像表面均覆泥塑形,2件背后尚可见题刻,有“天宝”纪年;圆雕造像1件,为圆雕倚坐弥勒像,袒露左臂,右手残,左手拂膝,背后为水平粗凿痕,跣足踏莲,“V”形莲枝,造像表面残存少量覆泥,像高68厘米;背屏式造像1件,为带尖拱形背屏的佛像头部,颈部残断处有圆孔。K6位于最西侧,其中发现造像碑3件,石供器(残)1件。造像碑样式同K3,其中1件背后也可见“天宝”纪年题刻。

K4处于遗址中部,进深5.7米,为遗址内最大的一座洞窟,平面呈向右倾斜的矩形,后部开龛。龛顶为尖拱形,龛后部高台上塑三佛并坐。三佛皆为结跏趺坐于单层莲台之上,裙角搭垂于莲座,原本通体涂金。龛前部西、北、东三面设台基,原本为东、西两列塑像,每侧两身立像,现已仆倒。西侧外部为阿难,内部为胁侍菩萨;东侧外部为迦叶,内部为胁侍菩萨。窟前部北侧为相对而坐的文殊、普贤塑像。全部塑像的背光皆为绘出。前部中南部东、西两壁绘有大幅壁画,根据壁画形象推测东壁为药师佛与十二药叉神将,西壁为炽盛光佛和九矅。此外,根据四件在原位的石柱础,推测原来窟内中南部有柱式结构。窟内佛龛与前部壁面上分布有数组出资人题名,均为家庭式的组合。龛内还发现有汉画像门扉1件、纪年石柱身1件、石兽墩1件、圆口石供器1件、石夯1件。

K5进深2.86米,窟后部置一龛,顶部为尖拱形,比窟前略小。龛内塑一尊结跏趺坐于山石座上的地藏菩萨像,山石形座中部内塑一侧卧小兽。窟前部北侧为相对而立的两尊侍从塑像,西侧为闵公,东侧为道明和尚,东西两铺像均立于圆形单层仰莲座上,莲瓣为贴塑于莲台表面。窟前部东、西两壁绘制表现地狱变的壁画,奈何桥、磨盘、判官、鬼卒、亡者等形象尚清晰。窟南部发现供养人题刻石供器1件,反映出捐造方式为家庭式。

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中,K4的画像石门扉与绥德县汉画像博物馆藏1998年发掘的白家山张文卿墓(东汉永元十六年)石门图案为相同范本。K3、K6出土的造像龛与圆雕造像的时代根据造像风格与题记判断为唐代中期。K4、K5出土石柱身、石供器上的纪年题刻可以推断其为明代中期。K1、K4、K5中出土的陶盆、板瓦等也具有明代特征。

该类型的土洞式佛窟遗址还保存了礼佛窟和僧房窟的组合,在陕北乃至整个陕西地区都十分少见,加之掩埋较早,除局部破坏和坍塌之外,整体上完整保存了明代中期造像、壁画、洞窟形制的原貌,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价值。造像题材中,三佛、地藏菩萨和地狱变的组合在陕北地区明代佛教遗存中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石窟所在地距黄河较近,处于陕西、山西、内蒙三省交通的要道上,为研究明代中期这一地区的地理交通、佛教文化交流、氏族分布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胡春勃 席琳)

(责任编辑 王顺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