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攒劲女人》剧照。
折子戏《昭君出塞》剧照。
古今乐,大梨园,有婀娜点点碎步,有慷慨激昂之音——在满城秦音之中,11月11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总工会、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在西安开元大剧院圆满闭幕。
从11月1日拉开帷幕起,历经11天的第十届秦腔艺术节与时代音律同频共振,与全国戏迷共赏同乐,彰显出秦音缕缕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
酣畅:一场有料有味的“戏曲盛宴”
以戏为媒,展开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第十届秦腔艺术节期间,来自西北五省(区)30家院团的名家与新秀,以精湛的演技、地道的唱腔,满怀的深情,为广大群众献上了17台大戏、120出折子戏,酣畅淋漓地集中展示了秦腔艺术的古今魅力与传承发展成就。
当大幕缓缓落下,大秦之声仍生生不息:闭幕式上,主办方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14部“特别推荐剧目”和20位“表演艺术传承新星”颁发证书,表彰其在秦腔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上作出的贡献。
获本届秦腔艺术节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的有《无字碑》《姚启圣》《昭君行》《蔡文姬》《魂归两狼山》《五女拜寿》《宝莲灯》《飞犬奇案》《赵安献马》9部古典题材剧目和《生命的绿洲》《根据地》《攒劲女人》《逐梦桃花源》《青春曼巴》5部现代题材剧目。
此外,马永亮、王婷、李兵宏、黄瑞妮等20位青年演员获评“表演艺术传承新星”。新疆戏剧家协会、青海省戏剧家协会、宁夏戏剧家协会、甘肃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演艺集团6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值得关注的是,获得本届秦腔艺术节“表演艺术传承新星”荣誉的青年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青年戏曲人,凭借扎实的功底、出色的表演,在本届秦腔艺术节上崭露头角,可谓秦腔未来发展的青春之光。
共乐:推动秦腔艺术与民同乐
回顾本届秦腔艺术节11天的秦腔盛宴,“秦腔永流传”优秀剧目展演、秦腔戏迷乐、秦腔进校园、戏曲传帮带、秦腔新人秀、秦腔百花苑、梨园大讲堂等9大系列活动让古老的秦腔艺术在西安这座现代化都市中大放异彩。
此外,本届秦腔艺术节主办方还采用“直播间”“秦腔+体育”等“破圈”形式,推动秦腔艺术与民同乐。
本届秦腔艺术节期间,来自西北五省(区)的30家院团带来的戏曲盛宴,在西安及周边地区集中上演,近10万名戏迷群众观看演出。艺术节同时运用云剧场、慢直播等方式进行10余场线上展演,逾500万人在线观看互动,让无法亲至现场的秦腔爱好者过足了戏瘾,生动体现了秦腔盛会的人民性、群众性。
四海宾朋同赏韵,八方戏友共欢颜。本届秦腔艺术节期间,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的露天戏台举办的“秦腔戏迷乐”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观看。在渭南大剧院特设的折子戏展演专场,连续9天展演了百余出经典秦腔剧目以及眉户、碗碗腔等地方剧种折子戏,丰富了秦腔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青春声浪助推古老艺术焕新而行
本届秦腔艺术节汇集了西北五省(区)的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全方位展现了秦腔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闪亮登场的不仅有名家,还有很多后起之秀。
在“秦腔永流传”优秀剧目展演中,传统经典再现舞台。新编历史剧则以新颖的方式诠释中华历史故事的当代价值。李东桥、侯红琴等20余位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及众多名家倾情演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高水平的艺术享受。
在“秦腔新人秀”的舞台上,来自西北五省(区)的百余位优秀青年演员粉墨登场,尽情挥洒,给秦腔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朝气。
此外,在“戏曲传帮带”活动中,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出越剧《枫叶如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协同西安市豫剧团、西安易俗社演出《清风亭上》《程婴救孤》,皆有着省内外著名戏曲名家以老带新的舞台传承,为年轻演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播撒:让大秦之声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秦腔千载,弦歌不辍。新时代的秦腔,当有新时代的观众。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不仅为秦腔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助力秦腔新秀加快成长,更通过各种形式传播秦腔文化,让大众,尤其是更多年轻人爱上秦腔,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和西京学院,三场梨园大讲堂活动均座无虚席。在西北工业大学,“秦腔进校园”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
这些活动不仅是戏曲艺术的传播普及,更播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驻青年一代心中的种子。
大秦之声,千里相传。11天的秦腔艺术盛宴,让西安戏韵满城。
秦腔,是西安人血脉中的DNA,是贯穿秦人一生的腔调,是根植于西北人灵魂的艺术。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展现了秦腔艺术的传承发展成就,未来,西安将继续发扬“赳赳老秦”精神,精心呵护、大力传承发展秦腔艺术,努力推动秦腔文化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大秦之声载着中国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