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艺术智库 >> 正文
智库人物 赵望云一一长安画派一代宗师
2023-11-16 00:11:06 来源:新西部网

 
 


跨时代的高峰

——赵望云绘画艺术探

文/张文忠

 

按语:

赵望云是20世纪初中国画由古典向现代转型最早并最成功的画家,他的画大量表现普通民众生活和西北的崇山峻岭、戈壁草原风情,他开创了用中国画面向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是“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有人把画家的命运归纳为三类,或生前寂寞身后轰烈,比如黄秋岩、石壶;或生前传奇身后继续轰烈,比如齐白石、徐悲鸿;或生前轰烈身后寂寞,投机者,必画艺不精。关注赵望云,综观其艺术人生路,会发现赵望云一生跌宕起伏,当然是和齐白石一类,活得精彩,被后学者敬奉为跨时代的高峰。

 

赵望云原名赵新国,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15岁时父亲去世后到镇上皮店当学徒。由于自小喜欢画画,20岁左右,家境稍好便由亲戚资助去北京学习美术,先后在京华美专和国立北京艺专就读,期间阅读了不少国内外文艺理论,使他逐渐意识到艺术是要有创新精神而不是单纯的临摹。没过几年,适逢“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老观念的冲撞,更促使年轻的赵望云有勇气去表现古人不多触及的社会现实。为此,22岁的赵望云和李苦禅等人组织“吼虹艺术社”,开始按自己的想法创作大量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表现农村生活和民间疾苦的作品。这些探索性的绘画题材,没有风花雪月却多是劳动疾苦的场面,与自古以来的绘画流行题材当然相悖,自然不被关注。当时美术界对待赵望云的看法,反映在1929年10月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上,赵望云的画竟然被指责不是“国画”而拒绝他参展。

赵望云和方济众在一起

 

但是赵望云并没有被这种世风所干扰,他继续画过去画家不曾关注的荒凉地区,画普普通通的生活景象、自然风光。从劳动生产到生活习惯,从衣食住行到集市贸易,小至个人家庭的生活,大到村庄、城镇的风情,从妇女缠脚的旧俗,到庙会烧香算命的陋习,也有搭台看戏、西洋镜一类的平民娱乐场景。这些画作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冯玉祥将军在报纸上看到赵先生的作品,深有感触,为这些画配了自己的自作诗,并被人镌刻在泰山之顶,又出版画册发行,深受百姓喜欢。我曾有幸看到陕西的民国名流、书法家岳松侪先生收藏的三大本《大公报》发表的赵望云画作剪报,时间跨度从1933年到1935年,二百余幅作品描绘了赵望云先生的老家束鹿县到河北的许多农村风土人情,岳先生本人题写剪报名款,其珍爱之情润浸其中。其实,赵望云对劳苦民众的这种关注与表现,与历代文人某些同情民众的作品不同,赵望云不是以士大夫的同情心态来反映社会,而是以自身就是农民的情感去自觉表达他所亲历的种种社会的不平,以唤醒社会的注意。正如冯玉祥将军在为他《农村写生集》作序时所称:“近年来,中国农村的破产,可以说达到了极点,这是毫无讳言的事实。但是,人民究竟在一种怎样痛苦的状况中生活呢?恐怕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吧!在赵君的这一部写生里,却已很生动地告诉了我们了。”随着赵望云的画在社会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名气也日渐高涨,曾一度被拒之全国画展门外的赵望云,终于也得到美术界的认可。可以说明问题的是,1937年7月,在南京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赵望云以《鲁西水灾忆写》一画入选,并编入当年12月出版的《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集》之《现代书画集》分册,为该展中唯一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赵望云开始在全国美术界崭露头角,连当时艺术界的大佬也刮目相看。

赵望云夫妇同孩子们

 

到了1943年,名气在外的赵望云甚至可以在当时的中国政治文化中心重庆举办画展,这次画展名叫“西北河西写生”,展出赵望云在西北的写生稿,和在河北平原地区所画农村生活场景有所不同,西北风貌的开阔视野,对敦煌壁画表现形式的吸收,都给赵望云带来新的想法、新的灵感,他的画那时已经逐渐呈现出含有西北风韵的大家气象,自然打动人心并引起轰动,冯玉祥、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阳翰笙、王昆仑、关山月等文化界著名人士,都到会参观,高度评价。周恩来闻讯也曾前往,还托人定购了一幅《相马》。郭沫若参观画展后,挥毫题诗赠赵望云:“画法无中西,法由心所造。慧者师自然,着手自成妙。国画叹陵夷,儿戏殊可笑。江山万木新,人物恒释道。独我望云子,别开生面貌。我手写我心,时代维妙肖。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表达出他对画家赵望云的赞赏与肯定。

赵望云夫妇同孩子赵振川、赵季平

 

研究上世纪40年代已成为名画家的赵望云,其实可以从中发现些许端倪,在重庆和成都结识了包括张大千在内的许多名家,赵望云的画技同时也在不断精进。赵望云对此写到:“与著名的古典派画家张大千的来往,使我欣赏了很多的古代绘画名作,那时张大千正在作画准备展览,得以临摹学习他作画的方法,使我在传统技法上获得很大益处”。此时的赵望云对中国画的笔墨开始更加重视,由于赵望云本身就是个注重感受、强调生活的画家,既然赞同艺道同仁的理念,他更愿意以笔墨形式去传达个人的感受。不论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柿树、桑树、灌木林,还是秦岭、祁连山的原始森林,赵望云都能在传统技法难以借鉴的情况下,用具有中国笔墨意韵的方法,创造性地完成了对繁杂树林的准确表现,这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形式表现方面,无疑是具有独创和开拓性的。说到这里,有个插曲,1943年,赵望云到开封举办画展,画家魏紫熙,就是后来成为“金陵画派”重要画家的那位,参观后结识赵望云,因画结缘两人成了朋友,曾经合作进行画画。赵画人物,魏画山水补景,赵的侧锋勾嵌 对改变魏的一味中锋而变化不足的弱点有着深刻影响。其实当时魏已经是北方较有影响的画家,可对赵的笔墨表现还是非常佩服的,也侧证了赵望云笔墨技法的成熟。

随着武汉的失守和重庆等地的不断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原汇聚到西南一带的一些优秀画家,便开始纷纷向西北转移。以张大千、常书鸿、关山月、张振铎为代表的一些画家,来到敦煌进行临摹写生,而以赵望云先生为代表的一些画家,则径直迁居于西安。这些画家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展览办到哪里。比如张大千、赵望云、关山月、张振铎等经过在河西一带的一段时间写生和在敦煌的临摹,他们曾于1943年、1944年、1946年多次在西安、兰州、银川、平凉等地举行展览,传播画艺。这些活动,无疑对所到之处的美术青年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比如1944年、1946年、1947年,因受赵望云在西安的几次画展的影响,以黄胄、方济众、徐庶之为代表的一些美术青年,就纷纷向赵先生拜师学艺。

著名画家赵振川(左)(赵望云之子)

 

1949年黄胄参军到兰州后,也在间接地传播着赵望云的艺术思想。为什么这样说呢?黄胄的画风,不管是他的人物画,还是他画驴、画马,其基本方法甚至基本的笔墨感觉也都是从赵望云的人物写生、动物画法中提炼出来的。尤其是在从1949年到他去世前的几十年里,他曾几十次去新疆写生。他的画风,不仅明显可见出是从新疆的写生中锤炼出来的,而且,他的这些写生活动,对于带动新疆国画人物画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徐庶之1953年调到新疆后,在新疆画坛也扮演着领导的角色。徐氏的画,继承赵望云画风最为忠实,虽然后来经过在新疆的几十年写生创作实践后,已经形成了个人风格,但是,他基本的笔墨范式,仍不脱赵望云笔墨风格。可以说,通过黄、徐两个人的渗透,赵望云先生的笔墨风格,实际上成为了奠定新疆、甘肃画坛画风的基本基因。他们今后对当地美术的影响,现在已经被新中国西北美术的发展事实所证明。现在我们谈西北画风,不外乎是以陕西、甘肃和新疆为代表的。这些事例可见赵望云的画风,影响着整个西北画坛,他毫无疑问是西北画风的开拓者,因为赵望云对陕西美术的贡献更大。

青年画家赵森(赵望云之孙)

 

随着1949年全国的解放,以石鲁为代表的一批延安革命美术青年,与原在西安的赵望云等美术群体进行了会合,他们以西北美术工作者委员会为阵地,以赵望云为核心,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尤其是1950年后,何海霞、康师尧、郑乃光等画家来到西安后的加盟,进一步扩充了这个群体的势力,增加了艺术思想的多元化。在山水画上,1957年之前,包括石鲁在内的一批西安山水画家,他们接受赵望云绘画笔墨风格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仔细推敲石鲁的笔墨血脉,赵望云的笔墨基因是内在其中的。何海霞原本学张大千,据说学得可以乱真。可是,当他加入西安国画研究会后,便开始吸收赵望云的笔墨风格。结果,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何海霞的画风逐渐和张大千拉开了距离,个人风格逐渐明晰了起来。而方济众更是直接承接赵望云衣钵的,80年代后,他的个人风格虽然逐渐形成,但是,源于赵先生笔墨基因的东西,仍然是一望可知的。在花鸟画上,康师尧、郑乃光原先画的是传统技法,当他们共同加入由赵望云主持的国画研究会后,他们便慢慢地接受了赵望云的思想,注重从写生中塑造各自的绘画风格。比如说,在由郑乃光先生亲自作出的个人年谱中,他就明确表示他是“接受赵望云建议,专攻工笔花鸟”的。

上世纪50年代,赵望云曾一度担任西北地区美术部门的领导工作,如中国美协西安分会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领导了对敦煌石窟的接收、西北历史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对西北的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一年代,赵望云还先后和西安的部分画家,在西北地区各地大量写生,去埃及交流访问。写生归来后,自1961年始,赵望云与石鲁、何海霞、康师尧、方济众、李梓盛等人先后在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地举办展览。这些展览突出地表现西北风情,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粗犷、豪放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引起美术界的轰动和关注。国内一些著名评论家、画家开始称他们为“长安画派”,赵望云作为画派的艺术核心,和石鲁一道被称为画派的创始人那时候,赵望云的艺术创作体系已经逐渐成熟,他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以笔墨表现西北的地域之美。美术理论家王鲁湘先生曾有一段中肯的评述:“赵望云到了60年代,笔墨更加精进,开始朝着松动、朴茂、浑厚的方向发展。像《陕北之秋》、《幽谷新村》、《杉林麋鹿》、《风雨归牧》、《秋实累累》、《重林耸翠》等作品,绝去古人蹊径,无所依傍,那种精力饱满的构图,放笔直干的用笔,水气淋漓的墨色,无不显出画家充沛的创造力。特别奇妙的地方,是赵望云用浓重的湿墨来画西北的土山,既画出了土山的厚实温软,又画出了土山的干枯焦涩。这种矛盾的感觉正是西北土地的特色,在赵望云之前从来没有人用笔墨准确地表现过。他画的土地一片苍茫,他画的树林一片苍劲,但整个画面又墨色淋漓,温润如玉。这种用笔苍老,用墨苍郁的技法,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也突破了前人技法的成就,至今为止,还很少有人企及。”他“用枯笔飞白表现大西北‘干裂秋风’的苍劲之美,传达的是对一位严父的敬畏;而用淡墨排叠的土坡、远山、树梢的‘润含春泽’的朴茂之美,传达的是一位慈母的缅怀。”这种深邃的内涵意蕴,“不仅成为‘长安画派’的情感基调,甚至成为以后表现这片土地的小说(如陈忠实)、诗歌(如灰娃)、电影(如张艺谋)、音乐(如赵季平)的一个永恒的艺术参照”。

赵望云《初探三门峡》

 

他在临终前的一年,支撑病体拼尽精力整整完成了100幅作品,“洋溢出来的宁静浑穆、通体澄明透澈的超远气度,显示出一种积毕生之功才能达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那自然随便、简简漫漫、稚拙天真又潇疏劲健的笔墨情调和符号语言”,“成就了民族艺术真正传统的正果”(评论家王宁宇语)。

赵望云的一生都在写生之路上漫漫跋涉,不断求索。他的行程从北京辗转华北、东北、华东,进而旅行于中南、西南、西北的广大农村、牧场、林区,并深入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版图。今天,可以看到,在当代山水画领域的创作面貌,许多的画家都以作品表达乡土生活的情怀。不论画的宁静安逸田园,还是含着苦涩味道的山野气象,都会给人以亲切的审美感受,发人深省的家园怀抱情结。这种已成为普遍性的风气,应该说是从赵望云注重作品生活气息的感染力而刮起来的。尤其在当今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进程中,乡土家园意蕴的创作气氛愈加浓重,成为中国当代山水画题材的一大流脉。而影响这一画风的开拓者就是“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赵望云先生。 关于赵望云的艺术成就,1990年首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真正的权威性评价肯定他“在现代中国画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关于此点,还可查索“文革”后中央美院编写的美术史讲义。史论家们把高剑父、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赵望云五位,并列为“五四”以来新国画创始的大家人物,从而肯定了他在美术史上的卓越成就和特殊贡献。

近些年,美术界重读赵望云,高度评价他对“长安画派”的奠基作用,以及他对中国近现代美术进程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画史,每一位卓有成就的领军画家,无不是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领路人,他们所创新的新技法又被后学者奉为传统而不断临摹学习,画史就这样丰富着、发展着。解读赵望云艺术人生路,你会发现他就是这样一位领军画家,他教出的高徒同样名声遐迩,他的家风一团和气后辈个个有为,他的绘画美学思想和人格魅力被奉为典范,必将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作者简介: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一一张文忠

张文忠,现为西安书画学会会长、西安美协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民乐墨情》报艺术顾问、《画韵中国》杂志理论部主任。自九十年代中期先后在经贸报、三秦都市报、经济新报等媒体从事工作,在陕西省信息中心创办《人文风情》杂志担任主编,2003年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长安书画魂》,2005出版《文化陕西》、2006《陕西才女画家作品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长安墨韵》(花鸟、人物、山水、综合西安出版社)等系列画册,主编《当代陕西十名国画名家集》《当代陕西十名书法名家集》;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美术报》等报刊发表文章上百篇,论文《陕西美术70年》入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高原论坛》;策划迎国庆《红都陕北美术作品展》(北京展、西安展),策划全国实力派6画家走近陕北采风活动,《文字与图案之美 /赵振川先生跋秦汉瓦当展》《翰墨筑梦-当代陕西书画名家邀请展》《陈子林画展》《境与性会-陕西望贤书学会走近青海》《诗意山水画神韵/候声凯画展》《曲江春吟 翰墨留香-西安威斯汀酒店五周年店庆国画展》《不负韶华/赵雍白画展》《尚雅/迎三八西安女艺术家画展》《长安明月夜雅集》《不忘初心 水墨颂世/2019画韵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风起长安2023书画艺术特展》等。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