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8月4日电 (刘沛然)为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8月4日,西宁市委宣传部召开“西宁这十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毅介绍了西宁市在乡村建设方面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实施了2.3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2.47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和9个传统村落,建成了13个美丽城镇(占全市一区两县21个城镇的62%)和611个高原美丽乡村(占全市一区两县815个行政村的75%),累计完成投资45.32亿元。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美丽城镇、高原美丽乡村全覆盖。
在住房安全方面,西宁市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总体目标,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面对面为农户答疑解惑2400余次,同时,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技术培训,组织190余次乡村建筑工匠培训会,培养159名乡村建筑工匠,基本实现了农民群众住房安全保障目标,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乡村建设方面,西宁市通过实施道路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房屋改造、厕所改造等项目,进行立面整治、水环境整治、园林绿化打造。聚焦农民群众最急需和最迫切的愿望,以完善现有农民住房围护结构节能保温和户用厕所改造等大幅提高生活品质内容为重点,统筹推进接气排污和村庄环境整治。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挖掘特色风貌为项目建设着力点,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园林绿化、城镇防洪等生态环保建设,突出“一镇一风貌”特色,实现自然美、环境美、人文美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
在激发乡村振兴经济活力方面,西宁市依托乡村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文化,结合实际,大力培育发展与乡村所在地主体功能和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增强乡村经济活力,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着力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文化旅游品牌,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建成景阳现代设施农业旅游示范带等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助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面,西宁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点,正确处理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统筹保护发展,通过组织实施湟中区上新庄镇黑城村等9个传统村落,深入挖掘和保护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完善保护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保护利用成效,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塑造能够充分体现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记忆的特色风貌,形成地域特点鲜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乡村,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乡村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