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天天学习》特别策划“笑起来真好看”系列,记录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带您一同感受乡村的美丽蝶变。
天天学习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梁家河村插队,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在村民们印象中,习近平当年住过的窑洞里,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
“现在回忆起来,近平他们住的那个窑洞特别温暖,也特别神奇,就像是知识的宝库。”和习近平一起劳动、生活过的村民武晖回忆。
那时候,武晖很想看看那些书里写的都是什么,但一开始不敢多翻。倒是习近平首先开口,喊着武晖小名说:“铁锁,你喜欢看什么书,就拿去看。”遇到不懂的,武晖就问习近平,“无论问什么,近平都很耐心地教给我”。
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史书《三国志》、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武晖对知识的渴望触动了习近平,他琢磨着做点什么,帮乡亲们学点文化。
△梁家河村知青旧址外景(2015年2月13日摄)
一天,大队党支部开会,习近平正式提议:“咱们村,像武晖这样想学习的人可多呢。年轻人如果不识字、不学习,以后是没有出路的。我办一个扫盲班,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吧!”
当时村里人大多数不识字,这个提议得到了拥护,扫盲班很快就办起来了。习近平跟大家约定,晚饭后和下雨不出工的时候,就是扫盲班的上课时间。
《习近平扶贫故事》一书记录了当时的教学细节:没有教学工具,习近平就自己抄写汉字卡片。一二三四、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男女老少……从最简单、最常用、最基础的汉字教起,等大家有了一些底子,他再教稍微复杂点的字。除了教大家识字,习近平还给乡亲们说古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他讲得深入浅出,大家听得轻松愉快。
几十年后,村民张卫庞还记得当年的学习感受:“我最爱听近平讲故事,我是个大老粗,啥都不懂,也没看过啥书,就会瞪着眼睛听他讲,一听就是大半晌,当时就觉得他讲的故事太有意思啦!”
“在当时,与周围的其他村相比,梁家河的村民文化素质要高一些,识字的人也要多很多。”村民王宪平回忆。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中心校的孩子们在合影(2019年3月14日摄)
“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这是中国反贫困斗争的题中之义,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数十年如一日所坚持的扶贫良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深刻思考——他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大山深处的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小学,了解教育扶贫落实情况;他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他叮嘱年轻教师“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时光荏苒,抚今追昔。教育扶贫为中国带来了巨变和希望。今日之中国,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用自身的奋斗打破贫困局面,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