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8月6日电 题:雪域高原:感受奔小康时代足音
新华社记者刘洪明、李键、格桑边觉
牧场如茵、青稞累累、草丰羊肥……8月的雪域高原,分外迷人。
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定日县克玛乡帮布村,42岁的贫困户贡嘎拿到了第二次分红1200元。去年,他把家里的100多只绵羊入股到村合作社后,外出打工,半年收入4.2万元。“打工仔”“合作社股东”的双重身份,让他收入多元化。
在西藏,越来越多像贡嘎这样的农牧民走向小康。
生活改变 “藏族母亲”换笑颜
58岁的次卓嘎没了往年的忙碌,她把大部分土地通过流转形式租出去,让自己有更多时间照顾老母亲。
“过去致富门路少,全家就靠着27亩耕地,丈夫去世后,根本忙不过来。”她说,现在家里的18亩土地流转到米林县盛世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年收入近2万元。
盛世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是当地重要扶贫项目,采用“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租用当地农村土地,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农闲时,次卓嘎去家门口的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40元。家里还有生态岗位补助和边民补贴,两项政策性收入每年有2万多元。
“房子是政府新建的,两个孩子上学享受教育‘三包’政策,生活不像过去那样操劳了。”她说。
山南市错那县麻麻村妇女嘎央有同样感受。母亲去世后,她独自生活,加上身体有疾病,很孤苦。如今,她从木房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砖石房,结对帮扶对象时常送来粮油米面,帮忙打扫卫生。
嘎央说,现在她不仅有养老保险金、残疾人补贴和低保金,每年还有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分红和国家的边民补贴,定期还会有医生上门看病。
身份转变 拓展全新致富路
在那曲、阿里、日喀则等高寒牧区,曾经的纯牧业村跳出传统生产方式,走出新的脱贫致富路。
定日县帮布村采取“村党支部+牧户+合作社+公司”运营模式,让优势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今年年初,合作社共出栏1100只绵羊,收入63万元,村里得到可观分红。
“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分红两次,我总共拿了22000元。另外,在这里打工每月还有3000元工资。”34岁的村民东次仁说。
“往年牧民家里100多只羊至少要两个人放,四五月份繁殖羊羔时,全家人都要出动。成立合作社后,我们把全村3000多只牛羊分成了9个群组,解放出更多劳动力出去打工增收。”帮布村党支部书记久美说。
近年来,西藏大力拓展青稞深加工领域,大大提高了青稞粮食产品附加值,还让不少农牧民“变身”产业工人。
在拉萨市西藏藏缘青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一片忙碌,他们中不少是来自达孜区的搬迁户。
54岁的扎西说:“种了一辈子青稞,以前基本留着自家用,现在我们每年高于市场价卖给公司。我还在生产线负责加工青稞酒,每月工资有4500元。”
观念嬗变 催生内力奔小康
近年来,在多项政策措施助推下,雪域高原基层干部主动作为。技能培训、以工代赈的推广,为贫困户树立了脱贫致富信心。
在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扎西林村,记者看到20多个妇女在闲置的村委会房屋内编织传统女式围裙——邦典。
村党支部书记旺扎介绍:“合作社产品直接卖到拉萨的藏装店,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2018年以来,合作社采用“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农牧民”模式,吸纳18个贫困户的20多名妇女为社员,每户年增收2万至5万元。
西藏那曲市索县亚拉镇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极大地调动贫困户积极性。2017年把国家投资的300万元投入诺尔邦工贸公司项目,带动全镇553户、2411人稳定脱贫。2019年以来,群众4次分红共计430多万元。
“村民以前主要经济来源靠虫草,如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观念。”索县县委副书记罗琼达表示。
“西藏各地基层重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逐步改变了百姓‘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同时,劳务技能水平大幅提升,会干活、愿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增收更加稳定。”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尹分水说。
(责任编辑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