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善的效率角度看,资助一个已有足够保障的强者,显然不如资助一些真正的弱者。当然,没人有权力要求别人不要救助某个群体,但是,公共舆论却必须了解现实,理性克制,避免激发人们盲目的同情,从而导致慈善救济的相对公平失衡。
据媒体报道,湖北巴东县一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却无奈凑不齐学费。为此,他每天去砖厂打砖,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7点,挣80多元钱,中间休息的时候还要跑回家里,照顾生病卧床的母亲。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发布了这条新闻,并配上评论:“读不起大学,谁解其忧?‘决不让寒门学子念不起大学’掷地有声,却仍有那么多穷孩子为学费发愁。怎么了?”
考上大学却读不起,可以说是每年7、8月间媒体的惯例内容,可是,在当下真的有读不起的大学吗?
贫困生上大学已有足够保障
中西部小山村,出了一个北大学生,已足够引人注目,学校、当地企业、当地政府往往有一些奖励,当地的慈善总会也会寻找这些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现在政府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奖助学体系,凭录取通知书就可在当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每年额度为6000元,从毕业之后第二年开始还贷,最长不超过14年。
也应该承认,一些地方的生源地贷款做得很不到位,申请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过,除了当地获得贷款,高校也有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对于这条新闻,北大官方微博的回应是:“温馨贴士,北大所有本科新同学都会收到随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制作的《北京大学绿色成长方案》。其中详细介绍了国家以及北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学校拥有健全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请有需要的同学关注上述材料。”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进入任何一个二本,甚至三本的院校,都不用为学费发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试问现在哪个大学的校长会用自己的前途冒风险,把没钱的学生拒之门外呢?
当然,在中国,助学金的评选也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暗箱操作,大锅饭式的全班平分的现象都还存在。然而,即便没有这些制度化保障,完成学业仍然不是问题。
现在北京的家教市场价格,一般也有100元每小时。如果一周上两天,一天3小时的话,一个月也有2400元的收入,生活也已足够。
社会慈善应关注真正的“弱者”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观念下,帮助读书人与读书人接受帮助,都是值得称道的,人们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但是,如果我们对潘石屹要采用慈善的效率标准去评判,那么,同样的,资助一个北大学生也可用这个标准去审视。这不再是一个关于个人奋斗的故事,而变为了“慈善应该怎么做”的提问。
慈善的本意,当然是帮助弱者。
大学统招学生,特别是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从他们已有的挣钱能力、所享有的制度保障、将来的前途来看,他们已经是超越中国大多数人的强者,应该、也已经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贷款正是这样的一种形式。除了贷款,企业或个人不面向特定学生的捐赠,成立奖学金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是对勤奋学习的奖励,其对单个学生的奖励,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提升,慈善资助的总量在不断扩大,但基于中国贫富分化的现实,仍然不足以覆盖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群。当一个已有制度化保障的人得到了一笔不用偿还的捐助时,往往就意味着另一个更弱的弱者失去了这笔钱,比如,失学女童、家贫患病的儿童。这些人没有偿还能力,得不到贷款,也无制度性保障,更没有一个几乎注定的美好前途,外界的资助几乎是改变生活、甚至生存的唯一希望。
因此,从慈善的效率角度看,资助一个已有足够保障的强者,显然不如资助一些真正的弱者。当然,没人有权力要求别人不要救助某个群体,但是,公共舆论却必须了解现实,理性克制,避免扩大对一些有制度性保障群体的同情,激发人们盲目的同情,从而导致慈善救济的相对公平失衡。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