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策建议 >> 正文
推进一体化 建设试验区 打造总窗口——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十年成就综述
2024-02-02 14:57:17 来源:《新西部》2023年第12期

十年来,西咸新区始终牢记使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新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高标准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重大战略任务,在创新城市发展动能、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案例”,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咸特色的城市发展路径。

西咸新区位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在国家次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包括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泾河新城及能源金融贸易区。

图片

西咸新区肇始于2002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西咸经济一体化”打造“西咸经济圈”的战略构想。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陕西西咸新区,成为党的十八大后首个获批、全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重大战略任务。成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指明了西咸新区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

2024年是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咸新区牢记嘱托、聚焦主题,紧扣战略定位,不忘设区初心,敢闯敢试、大胆实践,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新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框架基本拉开,创新驱动见效成势,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提质扩面,正在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3年前三季度,西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全年将突破700亿元,是2017年同期的2.3倍,人均GDP翻了一番,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43.7%;市场主体增加到72.4万户,是2017年的10.4倍;常住人口从2017年的109.6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35.3万人,城镇化率达73.3%;建成区面积从38.8平方公里增加到121.43平方公里,创造了一个从零起步、破茧蝶变、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在两座千年古都间崛起了一座发展理念超前、基础设施完备、创新活力迸发、产业要素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区。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发展蓝图,已化作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处处展现昂首阔步的前行姿态。

十年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

全力建设西安-咸阳一体化核心区

西咸新区始终把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战略,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主动融入西安、拥抱咸阳,努力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

规划一体加快融合

新区与两市共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主动做好与西安、咸阳各类规划衔接,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纳入西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加强与咸阳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上的衔接,加快推进25个专项规划与两市规划的全面融合,基本实现一张蓝图、一体建设。空港新城与咸阳经开区共同编制《临空经济带发展规划》和《组团建设方案》,共建现代化航空新城,高陵、泾河、三原共同打造千亿级工业组团,通过共同编制规划把两座城市的前景未来统一起来,推动两座千年古都相向而行、一体发展。

互联互通率先突破

新区与两市共同编制完成《关中城市群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一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提升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水平。新区范围共规划14条轨道线路,总里程约245公里,已开通运营4条、66公里,西部首条智轨示范线路建成通车,西北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投入运营,全省首条市域客运铁路西户铁路通车运行。与西安、咸阳规划互联互通道路43条、466公里,已建成与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主城区互联互通道路33条、406公里,累计建成市政道路959.7公里,开通110条直通两市的公交线路,全方位融入西安“30分钟交通圈”。

创新协同示范引领

新区与西安交大共建西部科技创新港,已建成30个研究院、222个研究所、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379个科研机构智库,聚集2.1万名学生和1000多名专家教授,辐射带动咸阳秦都区、高新区等周边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和人才中心。自觉融入秦创原“一总两带”格局,和西安相关区县、开发区建成11个协同创新基地。扎实落实与咸阳共建总窗口协议,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与咸阳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联通,实现科技成果库、需求库、项目库互联互通,联合咸阳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合作,咸阳彬州高端能化协同创新基地挂牌运营,咸阳飞地孵化器实现企业入驻,“新区研发、咸阳转化”的协同创新格局加快形成。

产业发展协同推进

落实全省24条重点产业链规划,主动对接西安19条重点产业链和咸阳“544”现代产业体系,确定新区“3+7+N”产业发展方向,西安主城区总投资1014亿元的39个产业项目落户新区。强化与咸阳在光伏、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式合作,渭城区在空港投资建设的万吨冷链仓储物流基地,空港新城与西安经开区共同组成的西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获批,咸阳经开区成为西咸自贸协同创新区,重点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生态保护共治共享

加强与两市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长效机制,关停区内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消除关中平原重大的大气污染源。“两市一区”共同编制“一河一策一图”应急方案,共同推进“三河一山”绿道等生态项目,上下游联动、干支流齐动、左右岸互动合力开展区域河流综合治理,渭河、沣河、泾河成为“两市一区”共同的城中河,昆明池已成为西安、咸阳共同“绿肺”。

图片

秦汉新城街景

公共服务提质扩面

新区居民与西安居民户籍同城、社保同标,医保、生育等民生事项执行西安标准,“两市一区”公交卡实现同城化同待遇。推动西安、咸阳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区延伸,“名校+”共同体累计达到110家、医联体5个,西安4家三甲医院在新区设置分支机构,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全面建成开诊,咸阳群众也能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共同优化政务服务,与咸阳市实现290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区通办,咸阳高新区引进人才实现创新港落户,群众真切感受到西安-咸阳一体化的红利。

今天的西咸新区,一体化纵深推进,有效连接两座千年古都,拉近了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使“两市一区”成为密不可分的发展共同体,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纽带、核心地带、示范地带。

十年牢记嘱托 坚守主题

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

西咸新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指示精神,按照“一尊重五统筹”要求,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西咸路径。

创新城市空间布局

依托渭河、泾河、沣河等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遗迹,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限定城镇规模358平方公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6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20平方公里、历史文物保护区152平方公里,构建“一轴两带、两廊三河、三区多组团”空间格局。延续古长安轴线营城历史,在距西安钟楼17公里、咸阳市中心10公里的区域建设全长20公里、122平方公里的新轴线,形成与西安古都文化传承轴相呼应的科技创新引领轴,已贯通7.4公里,建成40.9平方公里,西安国际足球中心、斗门水库等标志性项目基本建成,推动形成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创新城市规划模式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咸特色”的规划理念,构建了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创新“开发单元”综合规划,做到“将每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建立健全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制度,探索地上地下空间分层规划,推行建设用地立体综合开发,实现同步开发利用。制定居住、办公等18类建筑标准,编制建筑单体、居住小区、15分钟便民圈“三个圈层”建设标准,形成了全国首个城市创新性规划建设品质标准体系。

创新城市建设技术

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应用“中深层地热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累计推广2100万平方米,并向北京、河南等地成功推广,为我国北方城市清洁供热提供“西咸样本”。推广绿色建设技术,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累计推广绿色建筑75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2000万平方米,建筑能耗比国家标准降低了70%。因地制宜建设132.7公里综合管廊,以传统管廊十分之一左右的价格实现了70%以上的功能。在全国首批开展海绵城市试点,累积建成面积112.8平方公里,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案例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向全球推广。探索建筑垃圾再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8%,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被评为全国首条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生态环保示范工程”。搭建CIM智慧城市管控平台,建成智慧城管、智慧消防等30个智慧化应用平台,城市综合运行中心建成使用,城市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文化保护传承

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探索遗址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实施大遗址保护紫线规划,保护面积200平方公里,划定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精确定位落实在新区城市规划“一张图”中。全面推行“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前置制度,严格控制大遗址周边的建筑风貌、高度、体量,空港、沣东、秦汉考古研究基地建成投用。创新文物展示利用,建设长陵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等13座文物展示载体,启动秦咸阳城遗址、建章宫遗址、西汉帝陵等保护展示工程,丰镐遗址、秦咸阳城遗址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西汉帝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被选为“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太平遗址“边考古、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工作模式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

今天的西咸新区,新理念、新思路在这里率先示范,新技术、新应用在这里相互融合,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十年敢闯敢试 厚积薄发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特区

2021年3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并将其总窗口设在西咸新区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咸新区将秦创原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举全区之力建好秦创原总窗口。

科技转化加速释放

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全面解开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在全省率先出台16条落实举措,有效破解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问题,实现了“小切口”大突破。启动“先使用后付费”等创新试点,总结提炼“一港模式”成功经验并在全国全省推广。搭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便捷通道,简化认定程序、优化认定标准、实施政策前置,构建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一大批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累计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632家,总窗口高企由145家增至2512家、科小由750家增至497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由80亿元增至204亿元,19家省属企业落地建设了科创项目、22家高校院所科转平台落户总窗口,有效释放了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创新潜力。

建设高能级科创载体

规划建设93个、总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已投用934万平方米。启动建设近100公里的十大特色产业园区,聚集了新区30%的“五上企业”和重点项目,构建“特色园区承载+重点产业集聚”的发展新格局。建成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沣西成果转化加速器总基地和泾河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区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82家,培育省级瞪羚企业41家,省级潜在瞪羚企业10家,市级瞪羚企业2家。7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同力重工、杰源半导体2家企业先后上市,26家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

创新生态日益完善

构建“1+N”的总窗口政策体系,累计兑现政策资金8.31亿元。设立25支总规模112亿元的“母基金+子基金”体系,特别是创设了春种基金,覆盖省内二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推动设立464家科技企业,为212家公司拨付投资款近2亿元,累计为92家企业投放贷款5亿元,形成涵盖种子期到成长期的企业全链条全周期投资体系,出资的氢易能源公司两年内产值翻了10倍;与6个地市设立双向科创飞地,在全省设立25个协同创新基地;建立创新平台培育库,两年新增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9家、创新联合体16家、高校科转平台22个,“一港模式”实践案例获“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总窗口建设实践被评为“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典型案例”。

图片

秦汉新城街景

人才资源加速聚集

高标准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全面启动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三年行动计划,秦创原人才大市场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开展外籍人才创新创业试点,获批西北首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与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共建丝绸之路科学院创新基地,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359名,聚集秦创原创新人才3.8万余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04支、科技经纪人158名、新双创队伍71支。

今天的西咸新区,科技成果在这里加速孵化转化,创新人才在这里聚集,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备,已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双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

十年改革创新 善作善成

积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西咸新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西咸新区把深化改革作为激发活力动力的关键一招,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作用,为开放试验,为改革探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行政管理体制不断优化

西咸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陕西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由西安市全面管理,西咸新区全面托管直管区19个镇街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优化内部管理体制,坚持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将三级管理模式调整优化为“新区-新城”+“新区-镇街”两级管理模式,压缩精简两级管委会机构80个,下属管理服务机构减少46个,行政管理效能大幅提升。调整优化新区、新城、街镇的职能划分,新区全面负责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职能,新城聚焦产业发展等经济职能,街镇聚焦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各级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新区抓全面、新城强经济、街镇强治理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创新实施“园区+公司”管理模式,建立特聘人才“揭榜挂帅”机制,激发产业园区活力。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和分配机制,推行全员聘用制、绩效考核制、末位调整制、浮动薪酬制,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国家级试点成效显著

西咸新区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作用,自觉当好“国家队”,争取到气候投融资、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26项国家级试点,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经验案例,“中央出题、西咸答卷”取得良好效果。西咸自贸片区以全省自贸区三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近二分之一的新设市场主体,累计形成改革创新成果283项,1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0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4个案例被评为全省最佳实践案例。大力弘扬首创精神,累计征集改革案例379个,评选出优秀案例27个,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氛围日益浓厚。

图片

沣西新城中心绿廊(一期)俯瞰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三服四化”“四电”改革等72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政务服务、执行合同、获得信贷等4项指标获评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标杆指标,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程建设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报装即接入、完工即投用、交房即交证”,推出21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建立“镐帮手”政企通平台,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8.7%,被评为全省首批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市场主体年均增长52.69%,多项指标位居西安市第一。

航空枢纽作用不断凸显

依托“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六大开放平台,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6条,货运航线由不足10条增加到45条,率先开通4条第五航权航线,货运量从17万吨增长到40万吨,推动首例干线飞机进境维修、保税航油、航空融资租赁等业务落地,获批空港型国家枢纽,成立西北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成功运行全国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省首条西安至哈萨克斯坦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正式开通,航空进出口货值占到全省外贸的70%,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机场三期开工建设,2024年建成投运后,将成为“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空枢纽。

区域联动协作全面加强

加大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战略对接,与南沙新区、天府新区等国家级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上海张江、苏州高新区等成立中国园区科创联盟,引进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北京燕园未来科教创新谷等科创平台,推动产业合作、创新协同、人才培育。连续举办两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国际论坛,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今天的西咸新区,改革活力争相迸发,开放空间不断拓展,正在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向西开放迈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

十年产业立区 引新聚强

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产业强则城市兴。西咸新区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图片

西咸新区引进隆基等重大产业项目

新兴产业提效增速

大力发展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主导产业,全球单体最大、技术世界领先、产能最高的隆基绿能生产基地一期正式投产,三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首台车成功下线,同力重工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招引落地氢能产业链企业46家,全省首条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氢燃料电池系统装配线投产,引进陕西智网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16个,落地秦川机床、华中数控等数控机床产业链企业37家。产业结构逐步向新向高,三次产业结构从2017年的15.1∶35.5∶49.4优化为2022年的6.9∶41.1∶52,高质量发展后劲潜力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引领带动

累计实施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1636个,中俄丝路创新园、三一西安产业园等458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运。发挥隆基、三一等“链主”企业集群配套优势和龙头示范作用,秦川集团、青松光电、亿海石化“链主”企业入选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隐形冠军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96家。

产业链招商显著

引进秦川、西部超导等一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隆基中央研究院、陕汽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商汤科技、中国电子、霍尼韦尔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新区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中心,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3家、中国500强企业117家,引进内资5600.7亿元、外资30.86亿美元。

今天的西咸新区,产业基础更加厚实,竞争优势加速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十年逐绿奋进 久久为功

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西咸新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开发建设全过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转变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

推进河流综合治理

按照“柔性治水、引水入城、活力水岸”的理念,开展渭河、泾河、沣河等7条河流综合治理,河流水质稳定在地表III类,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建成投用11座污水处厂、日处理能力达28.8万吨,排污许可全覆盖位列全省第一。按照引汉济渭工程部署,在昆明池遗址上规划建设10.4平方公里的斗门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昆明池·七夕公园,先后四次作为央视七夕晚会主舞台,将生态文明和历史文化交汇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

关停咸阳化工、中石化沣东炼油厂、中玻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4486家。建立大气污染源清单,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构建覆盖新区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对标京津冀治霾、珠三角臭氧防治,探索形成科技治污、精准调度的新区大气治理机制,臭氧防治经验在全国推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2017年的6.99优化到2023年的4.86,空气优良天数由2017年的176天增加到2023年的231天。

全域推进绿化美化

深入开展“美丽西咸·绿色田园”环境景观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全域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多节点布局区域内湿地、湖泊、公园以及楔形绿地等生态绿地板块,建成昆明池·七夕公园、沣河金湾、中央公园等12个大型城市公园和40余个口袋公园,建成城市绿道47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362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7.23平方米,尽显“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田园风光,沣河生态景观长廊、昆明池等已成为大西安生态景观建设示范标杆。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稳妥推进“双碳”战略

获批全国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和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建立全国首个气候友好型企业评定标准,积极创建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已建和在建近零能耗建筑总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沣西新城游泳馆成为全国首个AAA级装配式近零能耗建筑。

今天的西咸新区,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湿地公园、花海绿廊相得益彰,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最普惠的公共产品。

十年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区

西咸新区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开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的急难愁盼着手、从公共服务的短板切入,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1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43所,新增学位13.4万个,创建省级示范高中3所,学校从287所增至383所,增幅33.4%,先后引入清华附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黄冈中学等名校,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入好园”的愿景变成现实,成功获评全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建成投用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西咸新区中心医院、西电集团医院沣东院区3座三甲医院,新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建成启用,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即将启动建设,新区各类医疗机构与西安市三甲医院组成紧密型医共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真正融入了西安“大盘子”。托管以来累计支付社保待遇60亿元,待遇水平年均增长20%,社保参保单位和职工分别是2017年的13倍和6倍。筹建保障性住房、安置房31.66万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34个、养老床位4967张,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配建范畴,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图片

西咸新区落实“引入名校办名校”的办学思路,基本实现了新建学校“名校+”全覆盖。

图片

西咸新区积极推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动高新成果在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深入实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群防群治体系建设、矛盾风险预测防范化解、网格微治理建设、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回迁安置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六大工程,打造“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施“和谐征迁模式”,推行服务中心、医疗中心、学校、公园“四大标配”和现金、股金、租金、薪金、保障金“五金保障体系”。探索网格化基层治理新模式,将新区划分为729个基础网格,建立起网格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的社会服务管理网格新体系,打造“友邻议事坊”、村改居社区治理等新模式,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入选陕西省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区”,获得全省首批“平安银鼎”,平安建设满意度提升到92.86%。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茯茶镇、诗经里、翱翔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全国美丽村庄1个、省市新区级美丽村庄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花园乡村”2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在逐步实现。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开展“微电水”等一批农业领域科技成果试验示范,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7个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国家和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注册农产品企业品牌(商标)45个、创建市级品牌12个,粮食面积稳定在16.2万亩以上,培育了“葡小萄”“太平红杏”等一批农业品牌,“西咸农XIAN”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全区8620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的村实现全覆盖。

今天的西咸新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成为现实,城市与乡村美美与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西咸新区正以感恩之心、赶超之志,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踔厉奋发、示范先行,紧盯国家和省市赋予的战略任务,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双中心”、秦创原等重大机遇,着力打造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秦创原总窗口、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西咸篇章,阔步迈向新的十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执笔:朱江涛 冯涛 赵铮)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